标题 |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 |
范文 | 李国俊
【摘要】目的 探究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同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三踝骨折患者,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复位同定联合治疗,对照组为传统疗法,观察组为改良疗法。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5.58±2.64)ml少于对照组的(63.54±2.57)ml,手术时间(96.35±2.68)min、住院时间(7.20±0.50)d均短于对照组的(85.55±2.5 2)min、(8.50±0.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6个月观察组的Baird-Jackson评分分别为(72.37±2.34)、(84.89±2.87)、(92.32±2.67)分,对照组分别为(68.45±2.65)、(76.58±2.74)、(86.37±2.57)分,两组术后1周,3、6个月Baird-Jackson评分高于手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改良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同定联合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三踝骨折;内侧复位同定;改良踝关节后外侧人路;踝關节功能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35 老年人群是三踝骨折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骨折等极易发生,尤其是绝经期妇女,踝关节骨折发生率高于男性[1]。查阅相关报道[2]可知,成人胫腓骨损伤中,三踝骨折占比高达37%,在全身骨折中占比6.78%,可见其发病率较高。不断优化、改良现有手术疗法,是减轻患者痛苦,提升其预后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提出踝关节内侧复位固定与后外侧入路联合疗法,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以改良,比较改良前后的临床效果,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大80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4.56±6.54)岁。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系旋前-外旋、旋后-外展、旋后-外旋型患者,所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同意配合,签订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影像学、全身检查后确诊为三踝骨折;符合手术指征;闭合性骨折。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改良踝关节内侧复位固定、后外侧入路联合疗法,手术过程如下:实施腰硬联合麻,患者俯卧于病床,患侧消毒、清理血液并止血。麻醉完成,找到外踝后缘、跟腱外缘中线处标记并切口,切口为纵向且长度为10cm,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同时将筋膜层分离,不要对周围血管、神经从造成破坏,使骨折处充分暴露。取点式复位钳,将骨折端临时固定,在腓骨远端置入髁钢板固定,确保螺钉钉入位置正确,拧紧螺钉,腓骨远端、踝骨用接骨板坚强固定。外踝固定完毕,切口不变,将下胫腓后韧带、后踝骨折完全暴露,取克氏针对骨折处作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扫描内,微调后踝骨折对位,确保复位精准,将T型支持钢板置于,固定完毕检查骨折复位、韧带修复情况。清理淤血,缝合伤口,引流管留置患者体内,术毕。 对照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内侧复位固定、后外侧入路联合疗法,操作与改良术法基本相同,但切口位置、数量及大小有所差异,骨折端踝关节外侧、内侧同时开切口,切口纵行长度均为8cm。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查阅患者病历统计手术、住院时间。②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在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评估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情况,评估标准:踝关节功能良好:85分≤评分<100分,踝关节无痛感,跑步、行走正常,生活能自理,工作能力强;踝关节功能较好:70分≤评分<85分,患者可正常行走,跑跳受限,关节偶有痛感,工作、生活需人协助;功能差:评分<70分,日常活动严重受限,骨折处未愈合。③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6个月两组评分均高于手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后踝、内踝与外踝统称三踝,三踝骨折系三者同时骨折,属于重度踝关节损伤,患者踝关节负重、稳定性明显下降。骨折发生后,患者行走受限,伴随踝部畸形、疼痛、肿胀等症状,情况较重者会出现足部循环障碍。现代病理学研究显示,三踝骨折诱因主要包括直接、间接暴力及长期劳损,直接暴力如车轮撞击小腿、暴露击打踝骨等,间接暴力如落地扭伤、躯干前倾致扭伤,长期劳损即患者过度行走、跑跳透支踝关节[3]。从目前医学水平来看,外科内固定术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在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术中,只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并未作加强固定复位处理,手术后易出现骨折移位、愈合畸形等情况。 鉴于此本院不断对手术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良,按照外踝-后踝-内踝的固定顺序,依次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并坚强固定。实施外侧后入路内侧固定术时,骨折断端完全暴露,先重建外侧柱,坚强固定后有利于实现内踝自然复位,再予以固定,有助于患者術后踝骨加速愈合。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经大量临床实践验证此方法疗效显著,本研究采用两组对照治疗证明此法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3、6个月Baird-Jackson评分均高于手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术法具有显著优势,与传统术法相比优势在于: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依次进行,患者骨折处完全暴露,复位、固定操作方便快捷,腓骨长短肌可随时牵开查看内侧结构,避免复位失误;血管、神经丛等组织暴露于施术者视野,有助于提升操作准确性;外踝-后踝-内踝依次固定,操作过程清楚,踝骨在牵拉作用下自然复位;血管、组织破坏小,术后并发感染、骨不连等情况明显减少,手术安全可靠[4]。为保证术后愈合良好,减少不良反应,术中需注意:前人斜角需控制在20-30°,这样能保护胫后血管神经束受损;术中实时查看韧带、神经丛等完整性,可不采取常规探查手段;缝合前进行拉钩实验,确保固定稳定[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改良术法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实施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术,能缩短治疗时间,快速恢复踝关节功能,并发症较少。 参考文献 [1]朱楠,方望,詹俊锋,等.平卧位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结合管型钢板治疗三踝骨折.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8,22(4):404-408. [2]阮传江.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价值探讨.重庆医学,2017,46(36):5160-5162. [3]廖维,张志群,唐凯,等.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难复性青少年踝关节旋后-外旋Ⅱ型损伤.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23):1828. [4]杨国跃,江汉,刘智,等.后踝骨折手术人路选择探讨.天津医药,2017,45(2):205-209. [5]冯仕明,张述才,王爱国,等.全关节镜技术治疗旋后外旋Ⅰ度胫骨起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中华外科杂志,2019,57(3):182-186. [收稿日期:2019-11-19] 作者单位:211751 江苏省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