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庭教育的渗透策略
范文

     罗利学

    摘 要:历史是我国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它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求教师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应用。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采用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事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家庭教育与历史教学的联系为主要内容,对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庭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关键词:家庭教育;历史教学;渗透策略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容易接受新的理论知识和新思想,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逐渐形成。所以,中学的历史教学要从理论、知识、技能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从感情、素质、意志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历史学科的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渗透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生活、家乡、祖国等思想感情,还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近代的学校教育发展之前,家庭教育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历史上占据主体地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大不相同,它对学生的影響是最深远的,学生在幼儿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种教育大多数起源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这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缺乏的。中国的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家本位制的特点以及家国一体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和特点持续发展到今天,同时还树立了家庭教育以德为先的特点,要求学生遵儒家礼法、守孝悌之义。

    二、中学历史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学历史课程有着新的要求,历史教学属于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历史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形成。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以及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如下要求:

    ①要求初中教师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以及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的理想。

    ②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认同国家的民族文化,热爱祖国以及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③通过历史教学,教育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多样性,让学生尊重和理解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形成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历史教育需要做到把育人、立人作为基本目标,才能够实现形成和完善学生的人生态度、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科学态度等能力,才能够为了祖国和人类命运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责任感。

    2.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要求

    初中生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对学生情感、理想、兴趣、世界观、价值观等因素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特点,自主要求较强、自我表现力强、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乐于尊重他人的建议。社会文化有着诸多的不良因素,比如网络、消极群体等因素对学生的认知和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对家庭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引起教育无法起到有效作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和行为的教育是有必要的。

    3.历史教师的使命要求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历史教育的关键有三点:做人的道理的讲解是最主要的内容;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以及讲述历代的治乱兴衰。所以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并且向学生传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是历史教师的历史使命。

    三、中学历史渗透家庭教育的策略

    1.发挥名人教育,激发家庭教育

    中学生是一个活泼开朗、有良好接受度的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与世界的接触范围扩大,包括现实生活和网络等方面。在复杂的社会中,榜样和名人效应是很重要的。历史教师应该以历史名人作为学生的榜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助于其树立伟大理想。比如,中学历史教师在“鸦片战争”的讲述时,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在家观看鸦片战争的纪录片,并查阅鸦片战争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抒发感想。这种方法就是结合家庭教育和名人教育,让学生通过与父母的探讨,对林则徐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对鸦片战争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优化教学效果。

    2.通过分析比较,强化中学教育

    比如在教学《南京条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将它们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进行详细对比,并展开分析,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封建制度的腐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上述两点是比较重要的教学策略,除此以外还有情境感染、名言赏析等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结合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郁琴芳,林存华.家庭教育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2018(10):20-23.

    [2]张萱.家校合作共育优秀学子[J].上海教育,2017(4):38-39.

    编辑 谢尾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5: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