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
范文 | 柳婕 ◆摘? 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的重要。人的某些习惯是在六岁以前开始形成,这也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初始时期,本文就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作阐述。 ◆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重视家园合作的力量、重视榜样激励作用、重视言传身教,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使良好的习惯得以形成。本文就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阐述自己的见解。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注重言传身教的启发作用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做为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里坐沙发,首先家长不能把脚放在茶几上,或把脚放在沙发上。如果孩子受父母影响也会这样随便,在幼儿园坐椅子时会把脚放在前面小朋友椅子背上。因为在孩子心中,他不会感到这样的行为举止是不雅、不文明的,他会认为是应当这样坐的。家长不能随地吐痰、不说粗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带好头。作为幼儿老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在教室要求孩子不大声说话,老师先要小声,不大喊孩子姓名,坚持轻声细语,给孩子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也会受影响,说话肯定轻声细语。老师看见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箱,幼儿也会学习捡垃圾。老师爱整洁、把东西用完立马收拾整齐,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整理物品会很整齐的。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需要重视家园结合效应 我们经常发现同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会出现不同的行为表现:在园讲卫生、有礼貌和同伴友好相处;而在家吃完东西乱扔果皮,和大人顶嘴,大吵大闹,坐没坐样,穿鞋在沙发上跳、要么坐在沙发上,脚却放在茶几上……调查结果,原来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尤其是爷爷、奶奶溺爱孩子。所以会出现“一个小宝两个样”的行为表现。那么,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抛弃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补充的。 1.和娇惯孩子的老人谈一谈,让他认识到娇惯孩子对孩子的危害,并让他(她)看看别的孩子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差异。让这些老人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如:贝贝的爷爷老是抱着孩子,不让孩子自己走,我就对他说:“您看,其他孩子都是自己走,您也应该让她自己走,走路对孩子也是一种锻炼。毕竟孩子以后长大要自己独自走过一生的,何不让她现在就开始独自走呢?”老人说:“对对,老师说的好,都怪我们这些老人。是我们阻挡了孩子成长的道路。”我班的小朋友李小雅很胖,她每天早上学都迟到,小朋友都吃早饭了,他才让爷爷或奶奶领着走进来,我和她爷爷、奶奶交谈:“早上请把孩子送早一些,让孩子做做操、锻炼锻炼身体,对孩子身体有好处!”他们说:“孩子早上起不早,爱睡懒觉,只要能吃到早饭就行。”我说:“这不行,孩子早上不做操,直接吃饭对身体不好,消化不了,会越长越胖的。”听了我的话,老人忙点头。从那以后每天早早送孩子来上幼儿园。 2.父母履行好幼儿行为习惯监护人作用。父母一般对孩子要求都很严格、会配合老师工作。所以我利用家长会把要求孩子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向家长讲清楚。这些年轻的父母一般都会严格要求孩子,因为他们谁也不想自己孩子比别人孩子差,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要强调榜样激励作用 常听人说:“孩子都爱让人夸”,“一个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对能自觉的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使正确的行为获得正面刺激。如发现孩子自觉在操场拾废纸扔入垃圾箱,马上在全班幼儿面前夸奖,要求所有孩子向他学习,这样会使这种良好习惯得到保持,自然会自觉养成。我们班的雨欣小朋友,她是一个干净的小女孩,每次吃饭都很仔细,桌面总是保持干干净净的,不撒饭粒;她的衣服也会保持干净整洁,嘴巴周围同样会干干净净,我马上表扬她:“雨欣是个爱干净的好孩子,吃饭时养成了良好的就餐习惯,从来不撒饭粒在桌上、衣服上,而且嘴周围也很干净。”她听了很高兴,其他孩子听了也会赶快检查桌子和衣服,他们也想让老师表扬自己。就连平时吃饭老撒的小辰,这会儿也赶快用手把撒的饭粒拾起来说:“老师,我也没撒。”我没有笑他,同时也鼓励他:“哦,今天你也表现不错,以后继续努力。一定会和雨欣一样,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的!”作为老师,有时不免也“违心”说说“反话”,不要揭穿孩子,毕竟孩子之间有差异,我们不能“一刀切”,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值得鼓励与表扬。 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要不断持之以恒 老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更应对幼儿良好行为培养进行强化。一旦孩子的行为得到肯定,他会很高兴,所以要不断鼓励,使孩子的行为习惯得到发扬。我们在幼儿园午休时要求幼儿把鞋摆放整齐、衣服叠整齐放在床头,再睡觉。孩子回到家也会将这种好习惯继续保持,家长反映很好。在幼儿园洗手时要求幼儿认真洗干净,和同伴比一比,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回家也要坚持认真洗手。孩子在幼儿园吃完饭,老师提醒要漱口、用自己的小毛巾擦嘴。回到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反之,时紧时松,前后不一致,会让孩子的思想很混乱“到底怎样做才对呢?”对于一个班的老师要求也要一致,达到共识,不断提醒引导,这样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讓我们携起共同为培养祖国的未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芳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课程,2013(07). [2]孙长霞.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浅见[J].吉林教育,2014(33). [3]向雪梅.运用评价体系抓好养成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