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园欺凌现状成因分析
范文

    黄宏馆

    摘要:近几年,校园中出现很多暴力欺凌事件,而做出暴力欺凌行为的人群中还存在很多青少年。他们会向他人索取财物、因生活琐事矛盾而殴打他人、与社会人员勾结,更严重的还有女同学拉帮结派,欺凌虐待女同学,拍制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传播,对被欺凌者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综合社会实际考虑,校园欺凌事件与地方文化和治安管理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强化学生心中的法制观念,才能为他们打造一片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关键词:校园欺凌;青少年;成因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054

    青少年属于国家发展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接班人,更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建设者,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会影响社会是否可以和谐、健康、稳定发展。最近几年,经常会看到有关校园欺凌的报道,这些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关注、重视,初中校园管理者、社会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视,不仅要做好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校园欺凌事件的后期处理,全面为学生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笔者是一名中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较为关注校园安全问题,本文主要是基于学生本身状况、学校角度、社会角度来分析校园欺凌现状成因,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暴力欺凌行为原因分析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校园暴力欺凌其他同学的行为,原因不可能是单方面的,所以我们要从学生本身、学校教育水平、社会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从学生本身状况分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发展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也在不断的成长,学生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差,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容易形成极强的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理,进而导致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以及性格的变形。

    其次,从学校的教育分析,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设避免校园欺凌的课程。学生来到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的是学会做人。青少年白天基本都在学校中度过,发生校园暴力的原因也大多是生活中小事,学校入伙及时对学生做好教育工作,就可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最后,从社会家庭环境分析,目前国家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立法尚不完善,校园暴力行为时有发生,近几年媒体曝光后才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因此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时,没有更好的措施来惩治施暴者。施暴者的家庭成长环境大都是不健康的,比如:家长长年在外、父母经常吵架并伴随肢体行为,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负面情绪,对生活和学习带来危害。

    二、解决校园欺凌现状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学会自己解决

    学生作为校园暴力行为的主体,发生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生活琐事,所以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教育,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学生长时间在一起学生和生活,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是非常正常和难以避免的,之所以上升为发生校园暴力,是因为矛盾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报复心,因此教师运用管理手段及时让学生进行沟通,把矛盾的结打开就可以。例如,学生之间发生暴力欺凌事件以后,教师可以先让班委进行沟通和疏导,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劝说,在双方都认识到事情的问题后,认真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施暴者要及时向被欺凌者道歉,并保证不会再犯,从此友好相处。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要沉着冷静应对,记住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在面对财务安全问题时要果断保障自身安全。

    (二)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打造,校园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家园,学校领导做好领导组织工作,教师按质按量完成学校下达的教育要求,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温馨的校园环境。例如,学校可以利用黑板报,黑板报作为校园中流传最快、宣传效率最高的宣传手段,能够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黑板报的主题内容可以设置为“如何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板报内容可以有真实的案例,并加上在遇到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如何应对,从被施暴者和旁观者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全面综合教育学生。再如,学校可以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公安局人员或者法院工作人员到学校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详细为学生讲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和后果,使学生认识到预防校园暴力的重要性,对误入歧途的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帮助其改正。

    (三)重视校园欺凌法治体系建设

    处于全面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我国法制部门需要加以重视,利用法治手段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首先,我国需要重视校园欺凌法治体系建设工作,设定标准的界定校园欺凌认定内容,比如,学生之间多次或者单次惡意或者蓄意通过网络、语言、肢体等手段来实施侮辱、欺负等,造成另一方精神损害、财产损失、身体伤害等事件,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法治惩罚,让学生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其次,相关机关需要拓宽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渠道,用层次化、程序化的方法来处理校园欺凌现状,比如,在出现疑似校园欺凌事件之后,要在规定时间内来界定欺凌事件的内容、性质,并且做出合法、合理的处理措施。除此之外,我国政府也要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防治宣传教育,让全民拥有一个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共同为青少年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注重社区建设工作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区建设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当前部分地区的社区建设较为完善,但是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区域中,社区还没有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由此,社会需要加强对社区的建设工作,比如,可以设立社区家长学校,利用学生家长的闲暇时间来教授相关知识能力。同时,还可以为初中生设立社区兴趣学校,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这样可以消除初中生存在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心理,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去。除此之外,在社区建设中,还可以多多开设一些帮扶活动,让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帮助,通过一些正能量的社区实践活动,指引社区弱势群体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弱势群体出现不良心理问题,减少对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影响。在社区中如果出现了欺凌行为、暴力行为,要及时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与帮助,帮助其矫正错误的心理与行为,呼吁社会群体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效减少校外人员对于校内学生的欺凌事件发生。

    总而言之,学生、学校、家庭、社会都需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共同参与到抵制校园欺凌事件队伍中去,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完全终结校园暴力欺凌事件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监督和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水平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法制教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学校、社会都需要重视对校园欺凌成因分析,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设定科学、合理的校园欺凌防治方案。除此之外,不仅要对初中生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学校和家庭都能应履行职责,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发育,培养出道德良好、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向广宇,闻志强. 日本校园欺凌现状、防治经验与启示——以《校园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为主视角[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01):1-10.

    [2]任海涛. 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11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J]. 东方法学,2019(01):123-13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