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
范文

    周杰

    摘要:素质教育方兴未艾,新课改如火如荼,为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变得极为广泛。文章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里的运用有效性进行探索,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2-310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息技术教育和高中数学相结合,不仅改变了当前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找到高效的学习方式,提升自我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但从传统应试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了限制,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新思维意识受到了影响。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从传统教育教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教学现状的出现,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部分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自身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点,教师也没能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对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有较全面的认知。部分教师虽然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和教学手段的限制,导致课件内容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偏离了教学重点。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数学知识内容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其自身具有较强的抽象特点,单纯依靠教师讲解难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此时,教师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减少数学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加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从而简化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结合当前课程知识内容的教学特点和课本教材内容,创设出符合学生当前思维模式和生活阅历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内涵,并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影响下,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中受到影响,对当前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继而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椭圆相关知识时,可以把椭圆和生活实例进行联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利用椭圆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教学过程中。以此,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直观呈现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

    虽然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了数学思维,但是高中数学知识抽象、复杂,难于理解和掌握,其对一些深奥、易混淆的知识点依然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如数学公式、几何图形、解题方法等成为教学的重难点。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使其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以实现教学难点突破。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图像结合方式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把静态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图像,再配以恰当的数学语言予以解释阐述,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讲基本初等函数一课时,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区别。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特点,一边动态直观呈现三个函数图像,把每一个函数的特点、表达式、定义域、图像等清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清楚掌握三个函数的基本知识及其区别。再如,讲几何图形内容时,教师可以通過多媒体视频以动态图像方式直观呈现几何图形的具体形状,把几何图形的立体构造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形象又生动,以便学生观察、理解与记忆。

    (三)融入课外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课堂上,为打破教材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课外的教学素材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料,这样既能开阔视野,又能辅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以下过程通过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第一,分析教材内容,了解哪些是教材中没有提及,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素材,如知识相关的背景、发展过程、名人事迹等,或者是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第二,把这些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选择恰当时机播放,使多媒体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或者学生兴趣偏低时,都可以播放多媒体课件。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选择要引入课堂的教学素材,然后选择恰当时机将其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融入课堂,以拓展延伸教学。如讲函数概念时,笔者把函数概念300年间的发展历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丰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上,教师讲函数概念时可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了解不同数学家从集合、代数、对应等角度赋予函数概念的解读,以此增进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概念。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属于呈现式和提示类教学策略,备受重视和广泛应用。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善于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立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人特点相结合,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小学数学的奥秘,最重要的是还能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景玉.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5.

    [2]陈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3]刘晓丹.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