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
范文 | 钟海涛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科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286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努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表现得相对较冷漠。科学课在小学阶段以一种副科的状态呈现,难以得到家长、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入手与自然结合,从学生的认识规律方面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应该利用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科学实验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概念来完成相关的问答,并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这样的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学会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去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身边常见的塑料瓶、子、泡沫板、橡皮泥、木块等材料,让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交流汇报、获得结论”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新课标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本身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要能够最大限度在课堂中开展活动实践充分体现科学学科的特征,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进行一定的示范,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的步骤。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设定好的实验,让学生真正接触实验室、实验器材。最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对实验改进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蜡烛变化时,笔者在实验中准备了火柴、镊子、白糖、橡皮泥海油面粉和纸,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蜡烛燃烧和加热分别可能产生的现象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体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习惯与意识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探究、观察与实验为主的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小学生对于自然世界的客观认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交互的方式,有助于养成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意识,形成对科学探究的规范化操作,对学生未来科学研究之路影响深远。 例如,在《土壤》的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向学生讲述相关注意事项,设置惩罚措施要求学生必须遵循实验室注意事项,通过反复强调与阐述,养成学生科学实验规范化操作的习惯。此外,教师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实时强调对土壤自然环境与微生物的保护,并在学生实际动手过程中予以监督与改正,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意识到遵守科学实验规范的重要性,为实验进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理论用于实践与实践证明理论的思维逻辑的形成。 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 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小组互动合作为主开展,以实验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模式对于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均有所帮助,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实验教学建立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之上,有助于小学生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小学生对自然真理的探索进程与自主学习进程利于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一丝不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声音》的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分组与合理分配任务,促进组内分工协作,部分学生负责收集现实生活中与声音高度相关的现象,部分学负责理论解释与逻辑推理,通过组内沟通探讨,确定实验设计方案与具体实施步骤,并在相互帮助的前提下完成对声音传播过程的实验研究,由教师予以点评与反馈;同时,教师阐述声音传播的介质性特征,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班级为单位设计相关实验证明介质性特征。该过程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科学素养的提升。 五、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核心动力,若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则能够充分感知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但若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针对性地激发求知欲,那么很难提升教学质量。当在求知欲的作用下,学生主动提出种种问题时教师应给予肯定与认可,同时适当引导,这样即可发挥实验教学的实际效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例如,在《电》的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提升连接一节电池正负极,使学生仔细观察用手触摸电池,说说自己的感受。因本次小实验产生效果不明显,有的学生对“能否连接多个电池”产生好奇心,并付诸于实践用铁丝将三节电池连起来,手触摸铁丝之后,明显地感到铁丝发热。尽管这名学生未能根据要求来做实验,但恰恰是因他有着求知欲,才能探索到加强电热效果的一个途径。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使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带着求知欲寻找不同的实现途径并通过实验具体验证。 结论:科学核心素养是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课程中对学科知识与思维培养、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等进行实践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针对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带给一线小学科学教师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姚利明.三化一评:提升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4):43-45. [2]沈路.課堂实验箱:非专职科学教师实验教学的法宝[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04):46-48. [3]张灿娟.改进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材料准备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06):31-32. [4]张彦.在小学科学课中突出趣味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2019(04):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