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
范文

    李娟

    摘要: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是最基础的、最关键的学习能力,是建立在其他能力之上的,这三种能力基础打得牢,其他能力的发展才能水到渠成。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这三种关键能力的培养。它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关键词: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230

    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就是把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炼能力和品格。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会用数學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课堂教学重点之一,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这三种关键能力的培养,它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一、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聪明起来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学生不会阅读,就意味着不会思考,不会表达,缺乏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起来较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图像、视频、游戏、故事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好更快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如“轴对称图形”一课,学生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让学生欣赏中外对称的建筑物、倒影、昆虫、对称的平面图形等,学生通过读图感受对称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再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用身体经历、心灵感悟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学生在阅读美丽的图画中,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文字有了美丽的图片相伴,就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学得轻松,数学也就变得可爱起来。逐渐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二)掌握技巧,提高阅读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数学教材,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技巧,让学生从害怕阅读——乐意阅读——最后转变到会读。

    首先教会孩子知道哪些知识点要精读细读,哪些可以粗略地读。如“鸡兔同笼”一课的主题图要精读细读,理解“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的题意。又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数学小知识,学生只需粗略地读,知道是韦达发明了用字母表示数就可以了。

    其次阅读的范围应该向课外延伸,跨学科阅读,这样才能增大知识面,更好的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不确定性”一课,学生必须积累一定的地理知识,才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出三亚、海南、郑州这三个城市的冬天会不会下雪,才能知道月球绕着地球转,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定的。

    二、注重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思考是一种思维活动,只有思考的教育活动才有教育意义。联合国文教发展委员会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

    首先要注重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重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单一的顺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创新,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去思考问题。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既注重顺向思考:老师今年比你大25岁,当你a岁时,老师的年龄就是“a+25”岁,a的取值范围是在0一100之间。又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如果用字母b表示老师的年龄,那学生的年龄是“a-25”岁,b取值范围在25一125之间,字母a、b都可以表示年龄,但取值范围是不同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全面的思考问题,不仅学会解决常规问题,而且会解决常规以外的问题。

    其次是注重演绎与归纳思维并重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体验,又要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思考、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组织学生观察、折一折、看一看、画一画对称图形,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是对折后会完全重合,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再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这样灵活的运用了概念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主要提高了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用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方式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述出来。

    (一)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首先做到运用规范标准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精练之美,学生就会在学习交流过程中用最简单有效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师运用教学技巧提升表达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的数学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如在教学“不确定性”这一课时,创设掷硬币的游戏活动让同桌互相猜一猜、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掷硬币落下后会出现的情况,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做到交流形式多样化:师生交流、生生之流、人机对话等,给学生创造充分说的机会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书面表达能力是比口头表达能力更高一层次。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书写完整、规范的解答的习惯,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其次,教会学生会用不同的书面表达呈现方式如气泡图、树状图、线段图等把知识与问题呈现并分析出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概括整理、分析与表达能力。

    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是最基础的、最关键的学习能力,他们就像房屋的地基,而解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以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都是建立在他们之上的。这三种能力基础打得牢固扎实,其他能力的发展才能水到渠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5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