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
范文 | 尹川 摘要:语文的学习在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养成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一些精心选择的语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其中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充满意蕴的中心思想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但是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天生就拥有的,它的充分发挥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发掘。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手法的设置开拓学生的想象力范围,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想象力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45 引言 想象力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想象,人们可以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展开形象的描述,也可以指引人们创造出原本并不存在的新事物。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想象力有着显著的优势,各种优秀的文学创作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通过不断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久而久之也能够使学生语文课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堂目标。 一、培育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是否得到很好地培育,直接影响到其思维能力的水准,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又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造成直接的改变。除此之外,有效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拥有优质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是否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紧要的,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想象能力培育的黄金时代,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想象力的作用,并正式将想象力的培育纳入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中,在课堂教学时中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培育学生想象力的办法 1.通过课文中的插画指引学生展开想象 插画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构成成分,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大意的教学资料。图画所呈现出的生动形象是引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催化剂。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画,根据学生对于图画有更加直观感受的特点,将插画与文字相结合进行教学。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插画展开仔细地观察和思索,并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得原本静态的图画在脑海中动态化,将画面进行延展,对画面以外可能存在的事物展开想象,从而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知,产生难以预料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以指引学生对书本上的插画进行仔细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雪地里小动物们快乐玩耍的场景是怎样的?小动物们在雪地上都画了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式提问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框架,不仅可以拓展文章的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课文情节为依托带领学生展开想象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就在于对一些情节的含蓄处理,例如省略号的使用或是在结尾处戛然而止的处理方式,这样的方式有时更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作者对所有故事情节都进行全面的描写,就会使得文章失去本身所具有的神秘色彩,也就失去了原本的韵味。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用课文中具有一定想象空间的特定情节或是空白文本带领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加工和补充,对故事情节进行延伸或是创设出一个新的情境,从而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譬如,在学习课文《凡卡》时,故事的结局描写了小凡卡将那封没有收件地址的信件投入邮筒之后,就用一个省略号结束了整篇文章,对读者而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接下来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小凡卡将信寄出去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的爷爷会不会收到那封信呢?如果爷爷收到了信又会发生什么呢?凡卡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呢?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式提问,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对故事的结尾进行补充,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小凡卡的命运,与小凡卡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3.围绕对课文语句的赏析引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文中的遣词造句也都饱含着作者的想法和情感。文字是思想的外壳,围绕对文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情感。而这些细致化的人物描写和生动的情节描写,对于学生而言都拥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也都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擅长于扣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以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利用文字还原原本立体化的场景,从而体会文字所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情感,领悟文字当中所包含着的情感和思想。 譬如,在课文《再见了,亲人》中,作者对于分别时的场景做了大量的情感化的描写,通过饱含感情的文字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亲人的不舍。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的方式指引他们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分别的画面展开想象,并将想象的画面以文字或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更深层地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丰富的想象力是不断开发智慧的前提。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必须要保持对学生想象力培育的高度关注,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想象力的培育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想象能力的培育不是一时的任务,要靠教师长久以往的持续性教育,只要广大教师将想象力的培育摆到正确的位置上,紧紧抓住教材中文章的优秀之处,因材施教,学生的想象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玲. 小学生语文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课外语文, 2020, 000(010):P.32-32,34. [2] 李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方法探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18. [3] 温爱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J]. 小学生(中旬刊), 201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