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探究 |
范文 | 高宇航 摘要:篮球运动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广受初中生的欢迎与喜爱。篮球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其对抗性特点,能让参与的学生激发其拼搏、奋斗热情,锻炼坚定意志,更培养学生克制情绪的能力。并且由于是团队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对篮球教学引起重视,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有效的运球技术教学方法,让学生能高效、快速掌握技巧,激发对篮球运动更高的参与热情,促进自身能力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53 篮球一直受到在校学生与成年人的欢迎。在全民健身大环境的影响下,开展高效篮球教学,发展体育是对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体育教师用恰当方法传授给学生标准的篮球运球技术,能让学生身心素质、意志力及其他能力得到有效、综合、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对其运动生涯、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影响深远。 一、当前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主要问题 (一)忽视运球技术教学 尽管篮球是一项深受初中生喜爱的运动,但在不少学校的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正确运球技术指导或篮球技术运用不标准的现象。一方面是学生对运球重要性认识不足,拿着篮球胡乱玩一通却不得要领,无法借篮球运动促进相应的能力发展;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对体育、篮球课认识不足,并且自身教学形式枯燥乏味,学生缺少参与兴趣,即便传授技巧学生也较少学习和训练。 (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初中生男女生体质差异、先后发育学生体质差异使得在完成同一难度的运球技术时表现出高低不一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此差异,容易挫败能力较弱学生的积极性,让能力过强学生失去新鲜感与技术掌握后的成就感,不利于整体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忽視学生主动性的激发 部分学校的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忽视趣味教学形式、师生互动的融入,学生与教师处于相互分割的独立状态,内心对教师容易产生对立、疏远意识,对教师教学的开展不利。而技术本身的训练便存在枯燥乏味的特点,缺少有机、趣味形式的融入,也会让学生对其产生厌烦感,影响训练效果。 二、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学策略及方法探究 (一)分层差异化教学 运球技术在人教版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第四章“篮球”的教学中一共包括基本技术、组合技术两个部分,又从基本技术开始由浅入深逐渐过渡到组合技术的教学。教师在传授运球技术的过程中也应遵循教材特点,将学生按照性别、体质强弱等因素进行分组。然后将基本技术中与运球技术有关的移动、持球、行径间运球、传球等内容按照难易程度传授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较难”的学习内容,激发其挑战欲,能让其更加自主地参与其中。在具体训练形式的选择上,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小组接力、合作完成定量的技术训练等方式,增强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主动训练。 (二)游戏教学增强趣味性 游戏教学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广受应用,在活跃体育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因此教师也应重视游戏教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契合当前教学环节的游戏类型,在有效的组织管理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游戏中完成技术训练任务和学生能力的拔高训练。 比如在掌握“移动”、“持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后,教师可开展“短距运球接力”游戏来达到活跃课堂、强化基础、拔高训练的目的: 游戏准备: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两组站在同一跑道的首尾两端,作为跑道线段的端点,一端首位学生手持篮球。 游戏规则:小组竞赛。请1组面向跑道第一位成员持球出发并运用“行进间运球”技术向对面2组面向跑道的首位同学靠近,到达后击掌接力将球传递,2组首位同学继续运球走向对面,第一名成员走向2组队伍最后。期间无论是运球还是传递都需保持篮球不掉落。 将运球技术与游戏、竞赛融合,能让学生运球技术得到锻炼,实现篮球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目标,还能让学生对篮球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为后续教学的持续、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三)实战演练强化综合运用 在学生学会组合技术“行进间绕杆运球上篮”后,教师应适当提供实战机会,让其在更加紧张、刺激、复杂的条件下实践所学技术,以促进学生对技能的熟练掌握与能力的快速成长。 如组织一场简化的篮球技术竞赛,以学生技术达标为判断依据:如要求学生流畅完成一整套运球动作;或要求学生以游戏的方式,由小组第一人完成移动技术,第二人完成“移动+持球”技术,第三人则在第二人基础上加上“行进间运球”技术……中间一个人出错则全组重来。将看似简单的基础技术连贯起来进行实战训练,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与成就感。 结语 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是篮球技术的基础内容,更是其中的重要版块。学生掌握标准、有效的篮球技术能让其后续投篮、组合技术的训练更加稳定、有效。但一味的重复训练容易让教学变得枯燥,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前中后各个环节,以及教学内容、形式上探索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趣味活动、游戏中自觉完成训练并掌握相应技术。更要重视实战演练,让学生将单独的技术进行综合实践,激发其对篮球课更高的热情,实现发展多项能力与身心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广超.巧设游戏,建构快乐式初中篮球课堂[J].体育风尚,2019(10):145. [2]牛志云.体育游戏在初中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高考,2018(22):2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