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范文

    吴琳

    

    

    【摘要】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64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实验1组(预后不良)与实验2组(预后良好), 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实验2组患者年龄(62.12±12.11)岁、高血压占比31.25%、糖尿病占比15.6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比18.75%、 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01±5.02)分、溶栓前血糖(5.76±1.69)mmol/L、溶栓后2 h收缩压(140.24±18.21)mm Hg(1 mm Hg=0.133 kPa)、溶栓后24 h收缩压(136.21±20.36)mm Hg均低于实验1组患者的(68.75±11.23)岁、62.50%、46.88%、56.25%、(16.47±5.12)分、(6.52±1.31)mmol/L、(149.01±11.38)mm Hg、(148.06±18.23)mm Hg,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脂占比、溶栓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溶栓前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溶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溶栓前血糖是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静脉溶栓预后的危险因素, 同时溶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溶栓前血糖也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17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同时该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 对患者以及家属产生严重影响[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部分患者预后以及有效性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取64例符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经治疗90 d后根据Rankin量表对预后情况进行评分, 0~1分为预后良好、2~6分以及死亡为预后不良。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实验1组(预后不良)与实验2组(预后良好), 每组3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20~80岁;②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出血;③发病均<4.5 h;④患者以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90 d有头部外伤史;②近14 d进行过外科手术;③头颅有出血状况患者;④有心肌梗史患者;⑤患有严重肾脏疾病患者;⑥妊娠患者。

    1. 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总量为0.9 mg/kg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商品名:阿替普酶, rt-PA),90 mg为最大剂量。静脉团注1 min 10%总量, 团注后静脉泵注60 min总量90%阿替普酶。若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状况, 立即停止输注阿替普酶, 并对出现问题患者进行CT检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资料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溶栓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溶栓前总胆固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单因素分析 实验2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占比、糖尿病占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占比、 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均低于实验1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脂占比、溶栓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溶栓前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溶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溶栓前血糖是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经不同途径实验证实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相关性, 因此降低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即可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并且降低浓度3 μmol/L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可以使脑卒中风险降低24%[2, 3]。此外, 经相关研究表明再发梗死主要因素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并且同型半胱氨酸影响脑卒中预后。目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 并且得到相关认可。

    本研究结果表明, 除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预后因素外, 糖尿病、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溶栓前血糖也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目前对同型半胱氨酸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预后相关报道较少, 医务人员在研究中通过观察溶栓后心肌梗死血流情况, 发现溶栓后血流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

    相关资料显示[4, 5], 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①脑血管长期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 血管基础较差。经相关医务人员通过尸检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此外, 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管基础差是导致溶栓预后效果差的因素。②同型半胱氨酸对纤溶系统有影响。通过近期研究发现, 阿替普酶通过与血管皮细胞膜联蛋A2相互作用可产生生物效应[6, 7]。

    此外, 膜联蛋白A2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纤溶酶可形成复合体, 进而可以增加阿替普酶的活性,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 9], 与相同浓度阿替普酶相比, 可增加60倍纤溶活性。经研究表明[10], 高同型半胱氨酸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因膜联蛋白A2可使纤溶亢进, 并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对阿替普酶的抑制, 导致溶栓效果差。

    综上所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静脉溶栓预后的危险因素, 同時溶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溶栓后2 h收缩压、溶栓后24 h收缩压、溶栓前血糖也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丛玲, 隋欣, 赵宏, 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短期疗效的影响.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6):80-81.

    [2] 吴钢.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3):1-2, 6.

    [3] 韦志益, 詹强, 冯为民.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现代实用医学, 2016, 28(8):1028-1030.

    [4] 黎铮, 李国辉, 陈绚, 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22):3181-3183.

    [5] 杨俊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中国伤残医学, 2014(4):137-138.

    [6] 张丽, 杨君素, 朱红雯, 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老年患者溶栓预后相关性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8):872-876.

    [7] 施辉秋, 林振中, 余承泽.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及死亡的关系分析.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4):12-13.

    [8] 杨超. 叶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1):90-91.

    [9] 刘勇, 古美颖, 彭小琼, 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基层医药, 2017, 24(20):3066-3069.

    [10] 任王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及干预治疗. 温州医科大学, 2013.

    [收稿日期:2020-01-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