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
范文 | 孙英伦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48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TRI不同分为高危组(TRI≥23.05分)与低危组(TRI<23.05分), 各241例。治疗后随访2年, 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 低危组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情况优于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脑卒中、血运重建、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再发、死亡等远期预后发生率分别为0.83%、7.47%、1.24%、2.90%、1.24%, 高危组分别为3.73%、13.28%、4.56%、7.88%、4.98%, 低危组远期预后优于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 可作为医生治疗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 远期预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冠状动脉介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2.020 作为心脑血管多发性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所致, 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憋闷感、疼痛感等,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需及时治疗, 挽回患者生命[1]。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和心电图存在差异, 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此时评估患者危险程度, 并给予其危险分层, 可为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2]。在既往研究中,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GRACE)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 而SYNTAX评分可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判断, 但此评分需依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有较大的机体损伤, 不易于患者接受[3]。近年来, TRI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 且效果显著[4]。故本研究纳入本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8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旨在分析TRI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8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根据TRI分为高危组(TRI≥23.05分)与低危组(TRI<23.05分), 各241例。高危组中男128例, 女113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3.95±7.32)岁。低危组中男130例, 女111例;年龄44~76岁, 平均年龄(63.58±6.9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存在严重脏器损伤的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后基于患者具体情况确定TRI, 并以此为依据分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随访2年, 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动脉狭窄情况将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作为依据分为0~Ⅲ级。远期预后则包括脑卒中、血运重建、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再发、死亡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情况比较 低危组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情况优于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远期预后情况比较 低危组脑卒中、血运重建、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再发、死亡等远期预后发生率分别为0.83%、7.47%、1.24%、2.90%、1.24%, 高危组分别为3.73%、13.28%、4.56%、7.88%、4.98%, 低危组远期预后优于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常见疾病, 会损伤患者重要脏器器官, 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为挽回患者生命, 需早诊断早治疗[5]。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常用治疗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可改善患者心肌血流情况, 延长患者生命, 提升其生存质量, 但术后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早期风险预测便于医生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案, 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6-9]。既往临床多通过SYNTAX评分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危险分层的评估, 还能作为血运重建的参考依据, 但其评分需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且为有创检查, 不易于被患者接受, 临床应用有局限性[10-12]。TRI近年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远期预后评估中, 可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并给予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以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有效挽回患者生命, 提升其生存质量, 应用价值较高[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低危组冠状动脉狭窄分级情况优于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脑卒中、血运重建、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再发、死亡等远期预后发生率分别为0.83%、7.47%、1.24%、2.90%、1.24%, 高危组分别为3.73%、13.28%、4.56%、7.88%、4.98%, 低危组远期预后优于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TRI的应用, 不仅能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还能在远期预后评估中发挥一定的价值, 具有一定的使用意义。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 且TIMI评分系统考虑因素较少, 随访时间较短, 故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后期需扩大样本量, 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分析,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 利用TRI可评估患者远期预后情况及冠状动脉狭窄情况, 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卉, 张龙岩, 鄢华, 等.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 23(4):299-302. [2] 陈艳, 宋莹, 许晶晶, 等.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关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11):874-881. [3] 刘宇, 王乐丰, 杜胜利, 等. 住院期间完全血运重建与仅罪犯血管血运重建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4):326-331. [4] 李凤德, 武晓玲, 杨红红, 等. 血细胞比容对更年期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27(7):18-22. [5] 马乔娟, 刘超, 张军. 血清sST2联合NT-proBNP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 24(6):638-643. [6] 白瑾, 趙威, 刘燕娥,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运动后心率恢复与运动耐量及远期预后相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 26(2):74-79. [7] 罗义波, 王扬淦, 丁进叶, 等. 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Meta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15):2879-2886. [8] 曲延钕, 于聪元, 任法新. 丹红注射液对不同GRACE评分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11):1321-1322. [9] 杨国慧, 李树仁, 刘璇, 等. 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27(1):9-13, 18. [10] 梁家荣, 陈泽昊, 唐良秋, 等. 晚期时相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9, 17(10):908-911. [11] 关绍义, 李毅, 翟恒博,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 h与12~48 h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10):1026-1029. [12] 卢鹏飞, 张波, 李永旺, 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多中心比较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11):1068-1073. [13] 唐晓芳, 宋莹, 许晶晶, 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7(10):798-805. [14] 赵文奇, 蒋海霞.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安全性对比分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1):1957-1958. [15] 吴彩凤, 徐日新, 张强, 等. 微循环阻力指数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6):65-69, 75. [收稿日期:2020-01-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