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中职语文的效果 |
范文 | 李剑南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因为以往的教学理念在中等职业学校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成为各中职学校广大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去进行改革,怎样改革才能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了职校老师的难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就中职语文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详细阐述了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效果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提高;学生;学习;中职语文;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118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步入社会的,她与普通的高中不同。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往往都只注重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因为这类学校的性质是以专业为主。本文以中职语文这一科目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其重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都是讲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并不会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延伸或者拓展,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就停留在表面上,对学生根本起不到教学的作用。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任何阶段都很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忽略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才能对于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尤其在目前的形势下,新课改要求大力提倡中职语文的个性化教学实施,笔者根据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运用一线教学实践激发动机,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 学习动机与兴趣一样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源动力,是一种正能量。当然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的,内在的主要是指对学习活动本身的一种兴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受外界的压力。在这种动机下,学生是自主自愿地去开展学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外地的动机,一般是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去有效的学习语文。比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了解语文学科的作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促使他们去主动学习语文。让学生深层次地意识到语文和人类生活的紧密关联,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部動力,带动其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出现学习的需求和浓烈的求知欲望,是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在实践中带来成功的契机,培育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中职生大部分带有一定的厌学心理,由于他们在初中时期大多数是学困生,缺乏老师的赞赏和激励,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多和他们交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发掘他们内心深处的内在动力,多加入语文实践的活动,让他们常常体会到语文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加强自信心。语文老师要充分运用实践的契机,潜移默化地增强中职生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优良的课堂气氛 对于学生来说,对于语文的学习热情往往不大,因为从小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首先接触的就是语文。造成大多数中职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投影仪、录像、微课、慕课等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采用诗朗诵、作文比赛、话剧、演讲等有趣的语文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老师有职责指引学生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气氛,学生在用心布置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时,不经意间就获得了练习的契机。在班级建设图书角、作文栏、照片栏,张贴海报、写通知、出版报,在老师的指引下,尽可能地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让他们充分开发自身的潜在实力,感受到实践提供的成功的乐趣。 例如,在《再别康桥》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之前播放优美的歌曲,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在优美音乐背景下,对诗歌进行欣赏。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康桥很美,它的美体现在哪里呢?并在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考。学生在这一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意象、情境进行分析,进而触动内心的创新意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具备较深的语文功底,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够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够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们。除此之外,广大中职教师必须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以民主、平等的姿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巧妙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春末闲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地引入插图、注释、课文、标题等教学方法,然后以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几个西装青年围坐在穿着长袍,坐在藤椅上的鲁迅先生”的图片,并让学生对图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探究。在学生对图片当中的内容有了丰富的兴趣之后,教师再以此为线索引入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总而言之,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提高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學效果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中职教师不要只注重表面知识的传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措施,与时俱进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逐渐受到重视。所以说广大的中职教育工作者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赋予中职语文不一样的教学活力,深刻理解中职教学的含义,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推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江.论中职语文的重要性 [J].语文建设,2019(09):78-80. [2]李明川.中职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构[J].教学管理,2018(21):34-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