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探讨 |
范文 | 卫美亚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积极培养数学数形结合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实际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致力于从各个教学环节中优化学生的素养,较好地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该文通过几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的基本路径,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学习提高自我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389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学思维方式,强调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此方法能够显著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常常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实现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正处于启蒙阶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也要培养起学习意识,进而实现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数学思维,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在我国新课改背景的要求之下,更是将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知识技能、数学态度、知识应用等能力作为一项教学重点,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之中强化意识,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学习中“主人翁”的形态。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要从抽象意识、思维能力、运算基础、想象力等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并通过长此以往的坚持与努力收获完备的学习成果[2]。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是目前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实践学习综合应用数学公式和概念,以此来进行独立的数学问题研究和解决。在这种教育教学形态之下,能够合理地实现“教”与“学”的优化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进行数学学习与探究,进而优化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二、小学数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基本路径 (一)利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积极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极为丰富的时期,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为强烈的兴趣感,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便需要有效地把握这一点,精心设计教学课堂。并且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收获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目前,为了行之有效地深化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培养,教师必须终点把握课本教材实现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对数学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能够构建完备的思维体系,进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反应,获取最佳的解题思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是目前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需要强化与发展的重点,要求其良好地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和任务中,积极引导学生健康、科学地学习和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在理解算理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由于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在计算时难以找准切入点,很容易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正确理解算理。在数学教学中“数”与“形”是一种相对的关系,“数”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形”相对来说比较具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抽象的“数”所对应的“形”作为教授重点,让学生在“形”中感受“数”的由来,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工程题为例,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帮助他们正确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画出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列出表达式(从方程思想的角度)、计算得出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学习效果良好。 (三)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应用题 数形结合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并能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时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能正确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探究重难点知识,实现有效学习。另外,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数形结合模式的应用不能只体现在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图形,或利用图形为学生解释一些数学概念等方面,教师还要有效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深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与内涵,从而实现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正确应用。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內容,巧妙处理“数”与“形”之间的关系,着重突出直观图形的辅助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亲自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使其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正确用法,并逐步培养起数形结合解题意识,让学生在后续学习、解题过程中,若遇到难题,都能想起通过画图、数形转换的方式寻找解题思路,最后做到正确解题。具体如,在给学生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就可科学引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对示意图、线段图、平面图等进行数量关系的表示,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应用题内容,并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结语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思想,贯穿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的学习,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感,更好地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邹冰秋.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与世界,2018(24):69-71. [2]胡香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80. [3]李丕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有效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