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德育生活化情境构建及应用研究 |
范文 | 林木龙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传用至今。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品德培养,应当从为学生的生活情境构建入手,让学生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生活化情境的建设是教师为初中阶段学生品德素养建设引导过程中可取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从建设良好家庭德育情境;建设良好社会德育情境;建设良好学校德育情境;做好教师自身模范作用四个方面对初中德育生活化情境建设实践进行深入研究讨论。 关键词:初中德育;生活化情境;情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154 初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事物观察、思考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和感悟。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于学生经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情感、自律能力,这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其中,对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的遵守,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德育工作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学习和娱乐等实践活动中。 一、建设良好家庭德育情境 家庭是影响学生价值观和品德发展的第一重要场所,如同父母的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和风气的建设,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主,却又缺乏足够的自制力摆脱不良诱惑。尤其在当下信息工具充斥的家庭环境中,为学生建设良好家庭德育情境非常必要。 例如,教师通过微信群联系众学生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放下工作,多去关心身边孩子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强调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人,家长不能以孩子为自己的附属物以及炫耀的资本,而是尊重学生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家长要做到的是适当给予学生所需的关爱,为他们建立一个较为民主的家庭成长环境,在一个民主的平台上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重视他们合理的意见,从而发现他们的优点所在,进而鼓励初中生自由地成长发挥,以及良好品德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提醒家长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严格把握学生的上网环境,让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不受到错误的引导,以便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德育情境构建为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奠定了坚持的思想基础,也为教师的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助力。 二、建设良好社会德育情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工具的广泛应用,社会已经融合成为了一个大整体,学院内部和学生生活的社区内部信息及情境的存在,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因此,在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过程时,需要要认真加强这方面的举措。学校内部环节包括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专科教师和他科教师,教师和初中生的参与和配合,学校外部环节包括学校与学校与社区的配合,学校与社会机构的配合等。 例如,社区己经成为初中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常利用校园内部开展的基于多个德育主题的活动,积极联系社区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有利发展的社区环境,以社区为阵地,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初中生开展品德教育工作。同时,教师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劳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教师还联系有能力为校园品德教育出力的机构,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维权服务、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初中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帮助学生良好品德发展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至此,校园、社区等社会形式的生活化情境构建基本完成,充实了教师品德教育的形式及内容。 三、建设良好学校德育情境 虽然教师构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为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学生的品德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但大部分学生对社会情境的涉及却很少有,这与人们观念的一种“学校情节”意识有着关系。学校是学生多种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地。一个学校的制度的建设问题对该学校的德育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学校开展的品德教育基于典型的学校的制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学校德育情境。 例如,教师严格按照学校确定的道德主体的心理环境下较好的支持力度,和社会的高认可程度基础上定制的德育方针,根据品德教育主题及内容来以“班会活动”、“校园内部活动”、“校园大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等多种品德教育活动,且不因为初中生的个人好恶来影响校园德育工作制度的实践状况。但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公正的评价机制建设工作,不仅注重初中生外在的成绩的评价,更关注了针对初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情况、价值观、道德品质认知等多方面的评价,同时注重参考了学生之间的互评意见,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构建了坚实的生活化情境基础。 四、做好教师自身模范作用 从初中生的特点来看,初中生在道德发展方面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善于模仿看到的一切行为。从这点来看,教师自身的良好品德模范作用就不可忽视。教师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培养学生,不仅要从外部环境和活动方面入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生活化品德发展环境,还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做好良好的品德模范作用。 例如,教师认为为人师表的主要体现为教师与教师的交流、与学生的交流及与他人的交流中体现出来的观点、态度和道德风尚。教师需要时刻把职责牢记于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爱学生,提示注重自身价值提升和品德及价值观建设。同时,教师开展德育活动期间也举例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并结合自身的实例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这种做好自身模范作用的方式对学生起到了隐性教育的作用,满足了生活化德育及生活化环境建设需要人文和環境两种力量通力合作配合的需求。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初衷,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环境,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三方面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同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引导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角色作用,不仅要从校园内部的品德建设活动做起,更要联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环境,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租后,教师更要从自身做起,起到教师自身良好模范的作用,全面构建学生品德发展的生活化情境。 参考文献 [1]杜尚荣,吴忍.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7(18):104-106. [2]冉强红. 浅谈初中阶段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80-2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