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李守龙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在全新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116 引言 合作学习不仅改善了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方法,也有效的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满足了个人社会生存发展的要求。除了在历史课堂中应用,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提高合作学习的重视,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积极配合探索,才能培养较好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合作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如教学中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时,采用小组讨论或辨论、学生相互议论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性的参观、调查和访问等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争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越来越明晰。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激发每个人的求异思维。合作学习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思想要以学生的“发现"和“探究”为核心,体现师生平等,共同参与、机会均等积极体验的原则遵循学生。合作教学法作为改变学生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的问题,帮助学生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课堂学习,获得合作学习的收获与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通过巧妙地设计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可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相互帮助与相互促进下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参与意识与探究能力的提升。另外,合作学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减少学生长期学习产生的疲惫感,并使学生在问题分析与解答中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二、合作学习的关系建立 (一)加强责任分工,奠定学生合作学习基础 合作学习依赖于学生之间的良好配合,其中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学习态度都会影响到小组整体的合作成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教师应重视每一位小组成员自身存在的价值,并通过合理的分工,突出成员的自身的优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进行细致的了解,并掌握学生学习需求。然后教师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的分配。在完成分组后,教师可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性格特征进行责任分工,安排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学习职责,还可以在充分参考成员意见的情况下,选取一名学习能力强的成员为小组组长,主要负责维持小组活动秩序,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引导成员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付出努力,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习惯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叛逆時期,不同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在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因为意见的不统一,而产生无法理解的心理,从而停止共同思考与探索的步伐。为有效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绪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小组自由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和掌握不同小组的进展,并观察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帮助,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特征,还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学生出现思路偏差时,教师不能利用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要利用鼓励式的话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然后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给予学生改进建议,通过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考,以保障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开展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多样化 历史课堂教学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交流合作,通常是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的。小组合作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以及以小组为单位编演历史剧等。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或网上交流,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分工及职责 即同质分组:每组成员背景和程度相似,按学习成绩、能力、积极性把学生分为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学生根据合作内容不同,可随时调整。通过帮传带,可有效促进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他们的成绩大有益处。自由组合即让学生自己组合学习小组,这样做学生的兴趣高,凝聚力强,合力大,能主动地参与讨论,所取得的效果也很好。 (三)合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如何组激励等方面。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营造一种积极上进、真诚帮助、宽容体谅的良好气氛。 结束语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合作学习作为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教学手段,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所关注与接受。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更好地完成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文献 [1]贾廷旺.深化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初中历史合作学习探究[J].文教资料,2019(16):191-192. [2]孙文霞,孙晴.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8):57. [3]郭德俊.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3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