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范文

    宋兴仁

    摘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了问题,才会使其进行思考和探究。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课堂教学策略,旨在关注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指引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懂得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03

    引言

    数学,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便是计算。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数学计算”。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计算。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依靠计算来完成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技能,便拥有了最重要的数学能力。因此,学好计算对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提高课堂气氛与效果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打好计算基础。

    一、增加言语激励,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教师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好奇心,用自然亲切的激励性语言,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比如“你的探究能力强,老师很欣赏!”“你的巧手真奇妙,动着动着就有了奇思异想。”“你真聪明,这个方法老师也没想到”等,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其次,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诙谐、幽默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通过这种形式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孩于的好奇心。最后,面对孩子因为好奇心驱使而产生的问题,教师应该有耐心,还要有一颗童心、慧心,把握时机使用激励性语言,适时表扬学生。

    小学生天生喜欢探索,好奇心驱使他们去研究事物的本质,当孩子们基于好奇心从探索中理解了创造过程,并向着创造力思考的方向成长时,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课堂教学就成功了,而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反思等思维能力,还能分享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意愿,并努力达成最终的目标。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心理诱导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小学数学的经典思维拓展的趣味题“鸡兔同笼”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对于没有解答出来这个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让学生知道这个题目是有难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画图、列表整理等方法去解决。这样在探索中强调做,将教学做融会贯通,学生成功解答问题,就可以提升学习自豪感,如此可以让学生乐于数学学习,并增强他们数学计算的自信心,保持学习的热情。

    二、创设情景使学生理解数学符号含义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其思维方式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虽然具备了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但学习中还是需要大量具体示例作为支撑。此阶段学生的符号意识从经验观察水平过渡到本质内化水平,并在本质内化水平阶段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数学表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学表象是从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对其结构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理念形象,而数学直观是数学表象中重现的事物形象,具有定的逼真性,与客观事物本身相似。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客观实物的原形或几何图形、代数结构帮助学生构建数学表象,将数学符号、图形公式等化为图形表象与图式表象这两种基本类型。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建立现实事物与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表象和数学符号学习经验。

    三、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在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看似渺小,实则蕴含巨大能量。希望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不要忽略这块蛋糕。想要运用估算,首先心里要有估算。这里说的不是估算方法,而是对估算的信任与亲切感。在教学时,不管是估算教学课还是普通教学课,教师都应该适当引入估算活动,创造学习契机,使学生明确感受到估算的价值。体会到了重要性之后,估算意识就会逐渐形成。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含有估算的教学情境:火车每小时行驶123千米,小明家距离北京1500千米,14小时能够到北京吗?陈述完题目后可以先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思考,让他们尝试去解题。学生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有些是笔算,当然大部分应该是通过估算得出答案。像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贴近实际生活,更让学生明白如果数学问题不需要准确答案,那么通过估算,可以更快解题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心中要有估算,其次在教学中坚持渗透估算,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四、进行实践教学,强化学习体验

    数学教师要深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看到和理解数学知识,以此增强他们的数学计算。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到“利息与利率”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提前將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告知给学生,让大家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银行,以他们存入银行的压岁钱为例,调查关于利息和利率的问题,并进行记录。利用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同时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胆量及表达交流能力。此外,教师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去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彩色的球。这些球按照红黄蓝的颜色排列,一共有20个。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提问,让他们说出球的号码。教师就可以说出球的颜色。在学生们有了兴趣之后,教师便可以将其引入到接下来的教学中把其中的奥秘教给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所以,小学阶段是他们培养和发展各项能力的重要阶段,并且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莲花.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9(15):62-63.

    [2]李利君.例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21-22.

    [3]杨秋疆.玩学结合,助推学生快乐学数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28-2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