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析 |
范文 | 李鸿雁 摘要:人们的思想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小学阶段的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明白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再促进教育教学趋势的良好发展,所以需得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注重探析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观能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再对学生加以引导,以求绽放出精彩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而本文将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生活元素;信息技术;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018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的学科。目前,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可。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有着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责任,当及时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做出探析,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主观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作以下几方面探析: 一、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道德与法治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愈来愈受教师的们的认可,许多教师已经有了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的意识。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当注重在课堂上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元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图片,分别是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的图片和父母带孩子到医院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两件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是否和法律有关,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从而顺利导入了新课。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了法律规定的部分权利和义务,使学生明晰了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最后,我对学生讲述了生活中人们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实例,对学生进行了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了系统性的梳理,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认同了这是一门具有实际学习意义的学科,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通过相关的生活元素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充分实现了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发展下的产物,也是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被充分认可的教育资源。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趋势的良好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从而去主動思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之间的有机融合,再借助信息技术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使学生认为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以求实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节时,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视频《关注校门口 交通乱象》,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从而引出了了解公共秩序的必要性,导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了不同程度的公共秩序状况,使学生在直观情境下有了切身的体验,助力学生认识了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如何遵守公共秩序,帮助学生树立了公共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秩序观念。最后,我引导学生梳理了学习内容,简单地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充分提升。 三、加强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后被广大教师所公认的优质教学方法。经过无数次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切实践行了生本教育理念,且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活动当中。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注重加强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之下高效率地获取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技能,构建出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我们受特殊保护》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限是多少?是哪部法律规定的?”从而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这一问题做了交流思考。然后,我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分析了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了“如何认识自我”这一话题,帮助学生了解了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了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了法律为什么会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的保护。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梳理了学习内容,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高效率的理解所学内容,使学生树立了规则意识,从而充分构建出了精彩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懂得融入生活元素、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合作学习这几种教学方法的价值,并将其充分落实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探析出更多优质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始终精彩,以求最大程度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雪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9):120. [2]任洪飞.小组学习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微[J].华夏教师,2017(02):67. [3]关蕊.如何制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J].现代交际,2016(15):17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