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西并用,情景交融
范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026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一首兼具中西特色、雅俗共赏的艺术歌曲。这首作品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至今广为传唱。它之所以有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作品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主题的构思、调性的运用与布局、主人公的形象表现方面,还是旋律与音调的结合、探索西方技法民族化的创新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美。

    笔者早有听闻:赵元任先生对于和声色彩运用十分独特,对于调性布局运用颇为娴熟、对于民族化探索贡献巨大。笔者钦佩至极,今日愿与各位来共同领略一番。

    主题中的写意之美

    这首作品的主题采用了mi,sol,la三个音,为主和弦的加六音,同时省略根音的分解,以向上的三度小跳加上向下的二度级进两种音程素材进行组合。mi,sol第一次以较长的音出现,第二次引入8分附点节奏重复一遍,最后的la,sol下行级进,连续3个小节的强拍长音都是属音,看似不合理,但此处恰好表现出了思念的深厚、期待的迫切、但又不能相见的无奈。

    在音乐主题中有三度小跳的微微波动,也有二度级进的平稳,与歌词高度融合:白云在天上微微飘动,微风时而拂面而过,由远及近,充满生机又十分平静,寥寥数个音符就使得宁静、安逸的画面跃然浮现在读者(听者)眼前。这样的美景不得不勾起人美好的思绪,想起远在一方的“她”,期待与之共赏啊。

    调性布局的色彩之美

    全曲可分为4段,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整体的调性布局为E-B-e-G-e-E。整体的旋律建立在民族调式的基础之上,但作者为了表现时间流逝、四季更替,巧用了调性色彩的转变来暗示这些变化。E-B-e-G-e-E的調性布局均是近关系转调,这样变化的色彩与环境的色彩融为一体,同时音乐的变化又不突兀。作者没有为了民族而民族,也没有为了转调而转调,更没有为了色彩而色彩,而是恰到好处的让音乐中这些重要的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见作者对民族文化造诣之深厚,对调性布局运用之娴熟,对调性色彩变化嗅觉之敏锐。

    形象之美

    全曲的每一段歌词最后一句都是“教我如何不想她”,多次点题。虽时过境迁,四季更替,但我对“她”的思念始终如一,体现出了作者浓浓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一句“教我如何让不想她”,旋律、节奏与语言的音调、节奏完美融合,将作者的文人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一边摇着头,一边摆着手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

    探索创新的精神之美

    在20世纪20-30年代,黄自、萧友梅、赵元任等一大批作曲家对于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以及“民族化”探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我如何不想她》仅仅是那个时代作品的一个小小缩影,但也是最好的例证。这首作品的词、曲作者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其次歌词、创作技法、调性布局等等方面也无不有西洋音乐创作的影子。但他们并非是将留学接受到的文化,学习到的这些技法照搬照抄,而是与我国本土实际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适合我们本土的作品。同样的,该作品的各个方面又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创作的素材是从我们本土而来,采用民族调式。但同样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大胆创新、中西结合。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找到了适合并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条艺术歌曲之路。

    今日一见,笔者对赵元任先生的钦佩又多了几分,同时对今后吾辈之努力方向也有了些许的思考……

    作者简介:王文 1994年2月 男 汉族 四川巴中 硕士研究生 音乐与舞蹈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