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初中数学教学的过渡和衔接研究 |
范文 | 江维 周伟 岳昌毅 王晔 摘要: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地研究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情况,针对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客观事实,更新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形式,把与初中相关的知识,发掘出来,与学生一起研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细致性的分析,从中探索出新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目的。那么,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初高中知识衔接存在哪些问是题呢?又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呢?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04 引言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初高中同学科教学之间的衔接,十分必要。因为初高中同学科教学之间本身就有着很强的联系性,只有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推动课堂改革的深入,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以新课标背景为立足点,对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科学性的分析,从教材内容出发,以全面开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大门。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现状 高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初中的教材了解不够充分,许多知识的衔接没有真正联系起来,学生无法把握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层次性理解不够全面,在面对“起点高、难度大”的函数知识时,心底深处的抵触情绪尤为强烈,找不到学习的兴趣点,缺乏强烈的动机,学习数学渐渐失去自信,无法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成绩便得不到真正提高。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容量多,困难也加大,单纯地依靠高中教材,是无法开展有效学习的。对于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虽然考虑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间题,但是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发掘,仅仅依靠课堂练习来开展教学,学生在解题中,无法实现知识的汇总,发现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地变弱,内心对数学知识的接受意识持续下降,最终影响整体初高中数学知识的顺利衔接。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灵活地开展趣味性的衔接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热情,找到最佳的切入点,课堂教学オ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此,在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时,一线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喜好,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实现初高中的过渡,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步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比如在进行“函数及其表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回忆式的教学方法,以灵动性的方法,让学生回顾一下初中曾经学过的函数知识以及表示方式,然后采用竞答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描述函数的变化规律,从中提取出数学模型思想,实现知识由浅入深的讲解,逐渐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以逐步适应高中阶段复杂的函数学习。 (二)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部分学生因初中数学学习成绩并不好,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考试压力,生搬硬套的去学习高中数学,有些需要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内容就成为了该学生的学习弱项,久而久之,在数学学习期间区块性学习导致逻辑断裂,想解決又无从下手。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在总结解题的时候,讲解解题思路,在数学逻辑上将初高中的知识点进行理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将初高中数学衔接起来,又可以在逻辑上连通,让解题的过程成为逻辑思考的过程,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初高中数学体系中,有两个大的数学体系,一是代数,二是几何。有些教师在讲解高二数学三角函数一章的时候,会将高一的函数概念连带着一起复习,而关于初中的代数体系,就完全不提了。那么在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初中数学基础计算的部分,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就会出现不能理解解题方式,或者不能准确解题的情况,教师应该在讲解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发现有关于初中数学基础部分的不解时,需要对初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衔接,为学生理清逻辑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三)深入地剖析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内涵 不断地实现知识的延伸,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碰触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够做到触类旁通,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体现知识的多变性,以更好地做好知识的衔接,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比如在進行“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的课堂教学中,先与学生一起探讨初中学过的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然后揭示出与本节知识有关的道理,接着从中找出初高中知识的“化归思想”,把知识进行迁移,深入地研究“线线、线面、面面”的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定理,真正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转化,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关联学习知识点,培养解决综合问题能力 在初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应该全面推进,并且这项工作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将所讲知识点再延展下,扩展思路,捎带着讲解未来高中可能要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对当下所学内容关注、重视,增加学习意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是温故知新的过程,让学生将数学体系内的所有知识点全部打通,着重培养其综合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讲解综合性数学问题的时候,要适当的让学生拓展思路,锻炼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结论 总的来说,知识的衔接问题,是目前课程改革得以深入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把握初高中转化的特殊情况,不仅仅停留在衔接的表面,而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进度,妥善地处理衔接中出现的状况,建立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开发,借助初中数学知识,深入地探索高中数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适应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存然.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10):134-135. [2]高羽. 新课标下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3]王大有.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区别与衔接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49. 本文系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2019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19-HJYY-4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