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
范文

    田友举

    摘要:班主任工作开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学质量。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德育工作也对小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行为文化的规范有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为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班主任要加强自己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努力创新和探索班级管理新方法和新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管理,通过班级管理努力提高平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开展的质量,首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析本班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2-224

    一、小學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小学生心智较不成熟,是非观并不是很明确,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完善,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其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标准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被社会上的某些歪风邪气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学科教育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上。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小学生在学校中最为熟悉的地方,班级管理质量的好坏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状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班级管理开展情况会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道德风气,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格。此外,德育教育既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也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德育工作的开展既作用于班级的稳定、班风的建设,也作用于学生学习氛围的构建和班级其他工作的展开。学生通过接受德育教育,成为一个自信活泼,开朗乐观,勤劳勇敢的人,这就是德育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更是处于首要地位。小学生通过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引导和规范,建立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工作既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又对整个社会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影响。德育教育既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也包括道德品质教育,班主任要围绕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这两个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完善自己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

    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思想观念陈旧

    部分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和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还是传统的观念和认知,只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简单的管理班级纪律和班级卫生,班级管理只需要满足小学生的最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就可以,并没有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情况。许多班主任的教育理念陈旧,往往还是重视学生成绩而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传统观念。班主任更注重学生是否能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巧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否健全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否提高。通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草率地将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对好学生加以关注和关照,关心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生活需要,对成绩较差、纪律较不好的学生态度较差,甚至忽视其学习生活的需要。班主任对德育工作并没有比较整体和正确的认知,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也很难得到发挥,更谈不上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占了重要部分,德育工作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的塑造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小学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开展德育工作时,无法有效且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实际开展时,无法有效地解决小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开展结果。此外,班主任由于思想僵化,认为自己处于班级管理的顶尖位置,在班级中拥有绝对管理权力,没有民主地看待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关系较为僵硬,在班级管理中极易出现学生与班主任对立的局面。

    (二)管理手段单一刻板

    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时所采取的手段单一,方式陈旧。在开展班级工作时,班主任将关注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较为重视课堂的作用,对隐形课堂不够重视。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仍旧是只依照校规班规来管理小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单一刻板,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不能做到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式主要集中于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上,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集体建设等无法发挥其有效作用,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有很大阻碍。虽然素质教育的要求使班主任越来越清晰深刻地认识到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部分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的认知和开展还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做到深层次的理解和开展。部分教师只是在形式上对小学生灌输式地阐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枯燥乏味。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时,往往只是让学生从表面的认识上形成一定的记忆,忽视了学生感情方面的需求和心理认知的教育和培养,并没有锻炼学生的意志,也没有让学生将思想道德应用到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当中去。德育教学由于本身含有大量文字性概念性的知识,小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并不足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和不便。班主任习惯从成年人的角度理解和讲述理论,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发育情况。比如教师积极要求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但是教师并不会积极检验学生否将正确的生活习惯运用在了自己的成长变化过程中。

    三、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开展措施

    (一)更新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教学观念

    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教学理念,要联系教育学和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教学理念。端正班级管理工作态度,认清班级管理工作出发点和目标点,改变传统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错误思想和陈旧观念,与学生自身情况和需求相结合,将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需求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将班级管理与其他学科教学联系起来,与学科老师积极互动和联系;以学生为工作开展的中心,不过分重视学生成绩,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和个人习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培养学生;同时也要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互动,劝说家长配合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开展,从家长和教师自身做起,让家长和教师的优秀习惯起到引领和模范的作用。

    (二)采用多種方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要清晰地认识到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并不是只需要班主任自己就可以,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班主任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机制,完善学生领导小组,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在班级中的位置和应该尽到的责任,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班主任可以设立一系列的奖惩机制和班级活动,结合每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他学习生活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班干部的建设中,也不应该只通过学习成绩来判定学生是否有资格担任,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殊情况,分阶段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比如设立争创优秀班级或其他奋斗目标,使学生明白前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序高效地进行和发展,加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精力旺盛的特点,围绕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每名学生的个性、喜好、特长以及兴趣,通过班会、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不能单纯根据学生成绩对学生表扬或者责罚,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应点出其缺点和不足,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鼓励。利用班会和课间时间或者课下休息的时间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或意见。班主任还应该联系家长,与家长积极沟通,交流意见,反馈和交流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

    结语

    新时期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理念,创新德育教育的各个形式,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J].教育研究,1999(7).

    [2]迟丽萍.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

    [3]吴蔚.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与创新研究[J].时代农机,2018(8).

    [4]蔡然然,蔡英华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84-18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