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探析
范文

    王雁飞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境”,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价值,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为学生创设多种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境教学;实验情境;问题情境;直观情境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2-301

    高中物理教材当中收录的概念、规律等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仅仅依靠教师口头的描述,会使学生感觉物理教学比较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将会丧失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高中物理教学难以顺利开展下去。倘若,利用情境教学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在具体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渗透,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鉴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将情境教学这一创新的教学方法引进到物理教学课堂当中,以此可以做到情境交融,从而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能够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就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进行一番研究。

    一、利用实验创设实验情境,领会知识规律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从而能够让学生深入领会物理知识的规律,不断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实验情境,以此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例如,以《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为学生组织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我先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指导,让小组学生提出了本组的探究问题以及本组的猜想和假设。然后,我指导小组学生设计了本组的实验方案,并让小组学生按照方案,进行了实验操作。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要进行重复实验,并要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以此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素养,不断提高了此次实验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在实验结束之后,我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并让学生结合有关数据,总结了实验的结论。最后,我为学生解决了他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此次实验,对学生進行了教材知识的讲解,以此突破了物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轻松掌握了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不断降低了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害怕心理。这样,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借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之时,结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针对教材当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提问,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状态当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例如,以《圆周运动》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各类圆周运动的实例,如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等等,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上述实例中的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什么特点呢?做什么运动呢?以此为学生讲述了圆周运动的概念。然后,我让学生探究了以下问题:如何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转动快慢呢?并为学生讲述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以此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教材当中的要点知识。最后,我让学生观察了钟表秒针的转动情况,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回答了以下问题:秒针尖端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有什么特点呢?线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规律呢?以此引导学生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以及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牢牢掌握了教材当中的关键点知识,不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技能。这样,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依托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提高学习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与不断普及,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情境的创设成为了教师常用的一种情境创设方式,它可以丰富物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增加学生的见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直观情境,以此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例如,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视频,并让学生结合视频思考了以下问题:上述实验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能用公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以此带领学生复习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使学生做到了温故知新。然后,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关知识,并对系数K进行了讲解,其中,我重点为学生讲解了k=1的原因,以此使学生对国际规定系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向学生提问道:牛顿第二定律有哪些特性呢?并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相关内容,带领学生进行了学习,以此加深了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本质的理解。最后,我指导学生对教材当中的例题进行了探究,让学生解决了教材当中的例题,并结合例题,为学生讲解了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以此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教师通过创设直观情境,丰富了教材知识的呈现形式,使学生自主探究了教材当中的知识,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的运用为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春风,使得高中物理教学充满了活力,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不断助力了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获得了教育教学的双赢。因此,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对情境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要结合情境创设的原则以及教材当中的具体内容,通过利用实验创设实验情境,领会知识规律;借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思维;依托媒体创设直观情境,提高学习能力等途径,将情境教学的理念渗透到物理教学课堂的角角落落,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建. 探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00(017):P.126-128,1.

    [2]张善龙. 探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00062-0006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