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宋淑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探究式教学法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同时也需要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去。对此,本文将从发挥学生主体、设置课堂提问、革新课堂结构、结合信息技术四个层面出发,分析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24

    探究式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可以直接展现出学生的潜能,激发起教学的生命和活力,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主动革新观念、创新思想,推进探究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最终取得更加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发挥学生主体,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主体,真正实现了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动性的发挥,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挣脱“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观念的束缚,将素质教育等全新的理念落到教学实处,肯定、突出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通和互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更加自由、宽松且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情绪和心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燕子》时,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影响非常大,所以,笔者转变教学理念,以发挥学生主体为目标展开教学。在课堂中,笔者会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自学时间,锻炼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同时,笔者还会在学生们自学结束后,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质疑,了解学生们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给予解答,优化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另外,筆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交流,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转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这样,笔者通过发挥学生主体,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设置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方法,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进行。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提高对课堂提问的关注与重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灌输。具体来说,教师要全面且深入地把握语文教材课本的内容,试图从中提炼出重点、难点和要点内容,据此来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创设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使其真正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纸的发明》时,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随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并边思考边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答案,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举手示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革新课堂结构,组织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直接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并推动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优化和升级,促使学生可以实现主动、全面且深入的课堂参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对班级内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和标准来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实现学习小组的构建;其次,教师应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来启发学生合作欲望,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展开组内的讨论、沟通、互动与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思维碰撞、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陶罐和铁罐》时,在课程准备阶段,笔者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查,随后,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课程正式开始,笔者同样先带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随后,笔者给予各小组探究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展开讨论,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在各小组中巡回,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在发现小组成员之间出现分歧时,笔者会从侧面给予一些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这样,笔者通过革新课堂结构,组织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协作。

    四、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信息技术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辅助性工具,能够创新知识呈现的形式,增加学生的感官并加快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转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自身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合理巧妙地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优化语文课程教学,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加工和处理,制作成电子课件,并适当地加入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内容,再通过直观展示、动态演示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更具探究的热情,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对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授《赵州桥》时,笔者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现代桥梁的图片,让学生们欣赏,随后,笔者引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让学生们认识到这座桥的与众不同。这时,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将这座桥直观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并让学生们打开课本了解赵州桥的发展,在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后,学生们的理解速度更加迅速。这样,笔者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直接体现并彰显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所以说,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真正具备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任务与要求,结合现实学情来展开思考和探索,以实现发挥学生主体、设置课堂提问、革新课堂结构、结合信息技术等策略的运用,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米瑛.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40.

    [2]王桂林.小学语文引入探究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8):22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