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范文

    康靖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和核心课程,小学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角色,而阅读作为其重要构成部分,运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对教师而言则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190

    引言

    阅读是学生了解知识、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积累素材,在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基础技能,因此在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学功能,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锻炼学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当学生具备一定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作者的意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通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打开自己的眼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通过阅读,深入发掘文本里面的内容,发挥语文阅读的显性作用,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更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方式

    在小学语文具体教学中,重要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可以为学生指引积累素材的方向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或文章内容进行重点研究,通过阅读可以让他们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减少写作中的病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前,教师必须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教材中人文性特点和多样化的教育元素,从而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心智发展特点,在教学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引入一些具有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主题对其进行筛选和融合,以此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文学的基本素养。例如,在教授“丑小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去收集一些关于丑小鸭以及作者安徒生的资料,比如,《冰雪女王》、《爱丽丝梦游仙境》、《木偶奇遇记》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引导内容来引导学生开始阅读,也可用此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和认知,也可在童话中学习一些生活经验。接着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丑小鸭总被大家欺负”、“丑小鸭和它的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以后该怎么做”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而知道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大知识面

    阅读习惯对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养极为重要,对今后的语文学习有深远影响。因此,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独立思考,体味其中的意境,并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汲取知识,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例如:老师在讲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繁星》时,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在阅读过程中对较好的语句或修辞手法进行摘录,比如积累文章中描写天空的优美句子,提升学生自身的知识素养。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在课上进行放映,将阅读方法以及技巧都在课件上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高质量的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开展多样朗读,培养语感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通常采用引导学生进行默读的方式,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朗读来带动学生对于课文的精读,通过开展多样朗读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语感,增强学生阅读时的自信。例如在讲解《中华少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这篇课文与同是少年的大家有着天然的感情联系,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相信大家也有着自己的感悟。接下来就让大家带着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来进行朗读。首先让我们来进行分组朗读,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份,我们再来比赛哪个小组朗读得最有情感。”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在阅读时的积极性。同时,阅读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少年对于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意义。接着教师就可以领导小组进行朗读,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全方位地进行阅读,使学生沉浸在阅读的氛围之中。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单独朗读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发音和情感的把握进行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朗读在阅读教学当中的价值。到最后再由学生得到其中的感悟并予以分享。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用字的深层含义,通过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的转变了解作者的思考及其想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学生传递一定的语文阅读方法。掌握了一定方法的学生,其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艳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2):94.

    [2]张宝成.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华夏教师,2019(33):19.

    [3]薛金莲.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探讨[J].教育革新,2019(10):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9: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