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提升幼儿创造力的策略探析 |
范文 | 伏光芸 摘要:美术是幼儿园美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注重开展美术教学、不断优化美术教学策略,不仅能够促成美术教学质量的优化,还能促成幼儿美术素养及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创造氛围、信息技术、手工制作、幼儿个性、课后评价几方面入手,简要探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提升幼儿创造力的策略。本文作者立足自身教学经验,就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进行简要阐述如下,以供各位一线幼教同仁参考、交流。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幼儿;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346 一、创设宽松创造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只有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够发挥个性特征,才能够展示才能”,进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为小朋友们创设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小朋友们能够无压力、无负担的参与美术知识的学习,并使其能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美术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例如,在引导小朋友们“描绘春天”时,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只是单纯的让幼儿观察图片,通过语言引导等让小朋友们进行美术临摹,课堂参与性差,教学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进而在新时期的美术教学中,我就引导小朋友们走出教室,去操场上感知春天的来临,去寻找盛开的迎春花、刚发芽的草地,去体验春天的微风、春天的暖阳,去聆听春天的鸟鸣,去观察春天来临之时小朋友们的衣着变化……总之,引导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春天,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春天,以在给予小朋友们美术学习心理自由和身体自由的同时,有效激发小朋友们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与美术创作主动性,使其能够通过真切感知创造出更优质的美术作品。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与便利,同时其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进而我们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在优化小朋友们美术学习体验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美术的学习当中,进一步促成其美术学习水平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以“美丽的海底世界”为主题的美术活动课上,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形象地感知“海底世界”的美景,加深其对海底世界的印象,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小朋友们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进而在实际教学中便组织小朋友们通过大屏幕直观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引导小朋友们观察海底世界的颜色、观察海底鱼类的造型结构“小鱼是什么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小鱼游泳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进而使小朋友们在直观的感受之下,能够在脑海中对海底世界形成一种形象、具体的认知。进而使其在进行美术绘画的过程中,能够立足自己对海底世界的认知展开大胆的想像与创作。 三、加强手工制作教学 小朋友们的想象力与动手、动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不仅仅包含美术绘画和美术欣赏,还包含有手工制作,其能够引导小朋友们在思考—动手—再思考—再动手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美术创作思路,努力将自己的思想与美的元素融入其中,以能够创造出更优质的美术作品,能够更好的展现艺术之“美”。 例如,在某次美术活动课上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他们最喜欢的黏土及黏土制作工具,然后在此辅助之下,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以“美味蛋糕”为主题的蛋糕制作活动。即首先让小朋友们观察各种各样美丽且美味的生日蛋糕图片,然后以给妈妈过生日为背景,让小朋友们以揉、搓、团、压的方式先完成蛋糕的第一层主体,可以让小朋友们自由选择蛋糕的形状,并根据自己妈妈的喜好在蛋糕上做装饰,或者继续添加第二层蛋糕: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妈妈喜欢吃巧克力,那我们便指导他用棕色的黏土沾满整个蛋糕;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妈妈喜欢吃奶油,那我们就引导他们用白色的黏土做出一圈甜甜的“奶油”装饰……以在充分锻炼小朋友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更好的展开联想,更好的感知和体会美术创造。 四、尊重幼儿个性特征 “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阶段的小朋友来讲,由于性格、生活环境、年龄等的不同,使其对于美术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所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更是丰富多彩。进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小朋友们的个性特征,保护小朋友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其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保持自己独有的风格,促成其创造性思维的构建。 例如,在引导小朋友们学习“线条画”的过程中,我带小朋友们玩了一个“小鱼捉迷藏”的游戏,即首先准备一张充满线条的纸,并告诉大家:“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神奇的线条画,在这幅画里面藏着很多秘密,老师现在就给大家变一个魔术,你们要仔细看清楚哦!”然后根据线条的结构和组成,在上面添上兩个小圆点作为“眼睛”,并为其加上“嘴巴”、“鳍”等,再问小朋友们:“快看,现在纸上出现了什么?”幼:“一条小鱼!”进而引导小朋友们根据老师“寻找”小鱼的过程,也尝试去寻找不同的形状,发挥自己的想像创造出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小鱼。并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创造,在给予其鼓励的同时,还可以指导他们给自己找出的小鱼图上颜色、画上花纹,以促成幼儿美术作品的完善。 五、注重课后教学评价 “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评价还可以让小朋友们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注与鼓励,进而在有效引导与指导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小朋友们的美术技能,也使其更加喜欢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在促成其与幼儿和教师进行有效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不断迸发灵感,不断进行创新与创造。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幼儿的创造能力直接影响着将来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进而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对幼儿的美术启蒙教育工作,还要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优化美术教学策略,使小朋友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的学习当中,并在获得美术知识积累与美术技能提升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真正助力小朋友们的全面、高质量成长! 参考文献 [1]陶雨晴.在快乐中涂鸦 在自由中创造——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205-205. [2]吴娟.美术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措施[J].才智,2016,(14):35-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