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范文

    黄馨彬

    摘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这种能力带入到实际生活当中。高中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学段的知识更为复杂,学生就需要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思索,注重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提升学生解题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189

    高中生要学会主动进行学習,遇到问题时学会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思索。在学生思索的过程中,才能展现出自身的潜力。而教师也要适时的去指导学生,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增加。

    1自主学习的特点分析

    1.1激发主观能动性

    只有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才会主动进行学习。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学生高中学习期间,将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些学生的自觉能力和自控能力并没有成年人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内涵。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教育制度的约束,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在思考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独立。只有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挥空间,从而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潜力。在教师指导之后,也会让这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增加。

    1.2促使学习独立性的养成

    在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对学生讲解专业性的数学知识,对于一些数学公式来说,并不是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会的。虽然有一些学生学会了这些数学公式,但是只要换一道数学题的话,这些学生依然无法对其进行思考。很多学生了解了这个数学公式的内容,但是却没有办法真正的把数学公式当成是解决问题的助手。这样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加。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索,不能只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也需要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在思索完成之后,可以把得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自己在思索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这种学习方式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

    1.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需要意识到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完全掌握数学教师教授的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挑选适合学生的教材,不能让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压力。对于同一道问题,每一个人的解题思路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解答问题。找出问题着重点进行数学教学工作。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1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同时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思索数学难题,可以利用与同学合作这种方式来探究一道数学题,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逐渐加深。比如,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等差数列的概念时就可以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梯子。因为梯子每一级的长度是不一样的,但是长度差却是相等的,所以以梯子作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对等差数列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数学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梯子总共有5层,从下往上逐渐减少,已知梯子最高一级是30厘米,最低一级是60厘米,让学生计算中间的这几级梯子的具体长度。通过这种假设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梯子的长度,从而对等差数列有一个详细的认知,在思索的过程中也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强。一旦学会等差数列的概念,学生在遇见等差数列问题时就能更加容易的进行解决。

    2.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高中数学的内容会更加复杂,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不少的困难。很多学生一旦无法理解数学教师教授的知识概念就会感觉到乏味,只有让数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增强。例如教师在教授双曲线知识时,就会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双曲线知识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展现出来。

    这种视频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有一些认为数学课堂比较无聊的学生,在看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视频的时候,也会兴致冲冲地观看,并且不由自主地进行知识思考。当学生进行思索的时候,其实也就达到了教师教学的目的。在完成教学工作以后,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的方式更好的掌握所讲内容。

    2.3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通常都占据最高的主体地位,学生则与此相反。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数学教师传输专业知识,因为高中数学的难度非常的大,数学公式也非常的多。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选取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工作,并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很多学生只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没有太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索。对于这一现象,必须要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思考之后与伙伴进行交流得出一个结论,在学习思索的过程中,也会逐渐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减少讲授性内容,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同时也需要根据某一个具体的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只有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可以用多种解题思路解答数学题,只用一种解题思路解答数学题是并不科学的,所以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解答问题。比如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之后,学生会对这游戏进行思考,教师也可以把这一游戏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工作对即将讲授的学习内容进行引导。这种教学方式也相当于对以往具有死板性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学生具有更多的时间以及投入思考。也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慢慢的提升学生思维以及问题解决水平的上升。

    3结束语

    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索。教师需要调整自身以往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理解能力,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慧汝.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57):65-65.

    [2]曾绒.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7(16):145-145.

    [3]马小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26):231-2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