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
范文

    孔柱森

    摘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让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语文作为小学的核心课程,除了具有传播经典文学及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还在德育教育中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通过合理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313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進行全面的培养,也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仿古式,合理规划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影响,形成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教育熏陶。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对语文教材进行有效分析,挖掘各种语文教学素材,创设各种德育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对各种道德知识的学习,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格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的年龄小,接触的生活经验有限且认知有限,这使得很多的学生难以辨别是非善恶,常常认为对自己好的人就是好人,对自己坏的人是坏人,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小学生极容易上当受骗,而且还容易让学生自身的价值观遭受影响。为了解决小学生的认知问题,就需要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上,需要充分借助语文这一同德育关联紧密的教学课程,将德育渗透至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课程讲解、阅读教学及作文教学的过程均可贯穿德育教育,让经典的课文触发学生的共鸣及思想情感,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及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借助教材,渗透德育

    诚实守信、宽以待人、谦虚明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新时代倡导的人文品质。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这些传统美德以语文课程教材的形式体现,因为无论是在人教版、湘教版还是粤教版等教材中,均保留经典的关于传统美德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是语文教材的精髓,经历几十年的教材变革仍旧存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倾注良好思想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可在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重点对其中涉及的传统美德进行剖析。比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不能失信》就是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文章,文章主要讲的是幼年时宋庆龄对同学信守承诺的故事,在对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先简单的讲解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1)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好朋友?(2)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若你身边的人存在失信的情况你有什么话对他/她说?(3)你认为诚实守信对自己重要吗?在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以3~4人成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成后让各小组派出一名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表达讨论结果,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以自身为中心的课堂学习过程充分的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二)训练作文,渗透德育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通过写作让学生内化学到的思想品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思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一篇作文,如果没有好的立意,即使再好的表现形式,也依然不是一篇好作文。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把好的立意注入内容中去,德育与智育完美结合。这样,学生才能从作文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件最难忘的……》时,教师一定要再三强调“一定是你最难忘的……”这几个字,引导学生好好回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中有父母、同学、朋友、邻居,也有警察、医生、老师、清洁工等,这些人都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体现了他们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引导,既解决了学生选材、构思的难题,也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作文写作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有关拾金不昧的,有关师生情感、同伴之情的,有关大自然美好的,有关孝敬父母的,等等。这些写作,都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题材。

    (三)注重方法,渗透德育

    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德育渗透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较为赞同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在引导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认识到树木和人类是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在此次教学活动中,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角色扮演的游戏。小组内两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和小树,其余的同学进行分工:有的制作角色扮演的道具,有的念旁白,还有的准备一首与大树有关的歌曲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在整个活动中,笔者放手让学生去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策划、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资料搜集以及表演中去感悟课本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去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不断将学习的空间向自然、社会等领域延伸,将德育教育如细雨般浸入学生的心田,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德育的价值和功效。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勇于发现,把握每一个开展德育的机会,将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秀丽.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2):53.

    [2]王艳平.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7(29):170.

    [3]曹智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22.

    [4]王臣.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02-103.

    [5]潘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8-7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