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应用及阅读能力提升探究
范文

    杨忠芹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相对于以读促写技能结合的教学策略,读说技能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度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学生在阅读文本完成后,教师充分解读文本,合理利用文本资源,通过设计读后口语活动的几种有效路径,提升学生说出文本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口语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375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文字信息,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运用能力。我们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初中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内容,从这一点来说将活动教学方法与阅读紧密结合起來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举措。

    一、通过文本脉络线索设计读后口语活动

    对于时间和空间脉络比较明显的叙事阅读文本,读后口语活动设计的关键在于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转移为发展脉络,梳理文本内容,为学生提供文本线索,让学生说出文本。 [案例 1]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 九 年 级 Unit 4 Section B 2b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 为例。文本讲述了一个叫李文的农村孩子的故事,起初他学习成绩很优秀,而且很懂事。后来,他的父母搬到城市工作,他的情绪受到影响,成绩开始下滑。鉴于此,父母又把他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在寄宿制学校里,他性格内向,不能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产生孤独感,想辍学回家。老师了解情况后,及时和他的父母取得联系,进行沟通。最后,李文走出困境,变得积极向上。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梳理了文本发展的脉络:(1) Li Wen was a little boy. (2) He is a 15-year-old boy. (3) His parents moved to a city to work. 时间的顺序和空间的转换是关键点和切入点,学生借此把对文本的整体认识和对段落的扫描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炼文本内容,这样学生说出文本就变得容易多了。此外,让学生说出文本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文本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体会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以及父母对他们深深的爱。当然,在说出文本的过程中,要巧妙地利用学习合作小组这种形式进行口 头文本输出活动。

    二、提高阅读理解技巧,通过设计问题链设计读后口语活动

    (一)本人认为尝试找主题句获取段落的主旨和大意是最为基础且关键的。

    一篇文章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而这个中心意思往往由一个句子来概括。这个能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做主题句。因此,理解一个段落 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首先要学会寻找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表述的意思比较概括,相对其主句来看,这种概括性更为明显;2.句子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不采用长、难句的形式;3.段落中其它的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在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的位置有两种: 1. 主题句在段首。主题句在段首的情况相当普遍。一般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大都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叙事方法。 2. 主题句在段末。用归纳法写文章时,往往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句末的主题句往往是对前面细节的总结、归纳或结论。

    (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猜测词义也是一种英语阅读能力。

    任何一个实词,只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表示一个确定的词义。所谓上下文(context),正如英语辞典所解释的,其作用就是帮助确定上下文中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据此,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求未知,也就是用我们所熟悉的词或短语来猜测我们不熟悉的词的词义。猜测词义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 根据上下文已知部分进行逻辑上的推理。2.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语法分析。3.依靠常识和经验做出判断。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根据定义或解释猜测词义。(2)根据并列、同位关系猜测词义。

    三、通过将文本内容组成连环画图片设计读后口语活动

    有些阅读文本的画面感较强,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制作 PPT 图片,再适当地配一些关键词语,利用这种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图片进行口语教学活动,让学生说出文本。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 [案例 3]以人教版《英语》Go for It! 九年 级 Unit 5 Section B 2b Beauty in Common Things 为例。阅读文本第一段讲的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第二段讲的是孔明灯的发明、 制作以及用途,第三段讲的是剪纸艺术的制作、样式以及象征意义,第四段讲的是黏土艺术的制作过程和它们的象征意义。阅读完成后,在进行口头文本输出活动时,教师凭借文本中的插图和网络下载的图片组成连环画,再利用2d 练习中的内容在图片(见图)下方配上一些关键信息词,引导学生说出文本。在说出文本时,尽量要求学生说出的内容要有主题句、支撑句,准确运用逻辑关系,使用文本所学的重点句型和语法项目。在说出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组内讨论、互议,最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说出文本,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口头文本输出比赛。

    结束语

    读后口语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强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它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葛炳芳(2018)认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反思已学内容,回应文本内容,深化认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融合生活、迁移创新、分享观点并引起情感共鸣。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在阅读课后的口语活动,培养他们说出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泉.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15,15(24):49-50.

    [2]赵淑芬.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江西教育,2015(09):37.

    [3]丁颖.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67-6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