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教学 |
范文 | 龙军 摘要:我们平时只听说过文化课分组,在课堂上去分组,但是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一般都是在课外,我们都是以班级进行的,没有以组来分这个道理,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体育老师的负担就会很大,要一个一个盯着学生看。所以小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减轻老师的压力,那怎么去应用小组教学呢?应该从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为学生策划精熟教学法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初中体育;小组教学;分组合作;主观能动性;精熟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047 小组教学的大概意思就是把学生分成组,然后每一个组都有一个组长,然后再以组长为单位向老师去报告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这也是我们最基本的分配方法,但是光这些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去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教学进行一番讨论,希望对广大师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合作 瑟谷学校没有班级,只有小组。他们的小组也不是由老师划分的,由6~18岁的孩子进行自由组合。有相同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大幅上涨。因为初中也只有三个年龄的孩子们,他们的年龄也都差不多,所以这种方法更容易实行,我们全校的学生任意组成体育小组,也不给他们设限制,不设专门的体育课,在放学之后进行他们的体育锻炼,这种活动定期交作业就行了。当然这只是我的初步方案,具体实行还需要看各个学校的情况。这种方法只能做到乱中有序,需要学生的配合,不然就是乱糟糟的。 例如,在我讲“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们分了小组。当然也不是由我分的,是我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去做一个关于本节课的探讨。学生们和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分在一组特别开心。他们一直在讨论,虽然会有学生在说悄悄话,但是我看到学生们的热情非常高涨,我也感到十分的欣慰,觉得自己做的这些是有意义的。现在的教育体制在慢慢地改革,我也只能尽自己的小小的一份力量为教育事业,同时也为体育教育事业做一份自己的贡献。不过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学生们不再只是和同龄人玩耍,而是和不同年龄的人玩耍,这样他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也希望这种教育改革能够涉及到更多的地区,让学生们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决定了考试能考多少分,更是决定了能把这门科目掌握多少。我们看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考试前一周复习,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忘得也很快,因为这是被强迫学习的,他们记住的可能性也不大,等到考试完当场就忘了。他们学习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考试过后的忘记。这就是现在大学生学习的一个诟病。当然我们初中生可能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大部分人也是以考试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探索世界,不是为了探索自己,认识自己而学习,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这个概念给掰正过来,他们才能够为了自己学习,而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家长。 例如,在我讲“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方法”这节课的时候我会给学生们讲传统这个概念,问学生大家对于“传统”这个词有什么印象,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腐朽落后等。大家对于传统基本上没有好的形容词。同时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也都是痛苦的,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都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儿。就是这样的概念,才让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变的很低沉。所以我在之后的教学中也都是以学生的意见为主,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三、为学生策划精熟教学法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精熟教学法”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由可汗学院提出来的。我们现在在网上也能搜到关于可汗学院的视频,他是关于从小学到高中,每一个学科都有详细的解释,每一个概念也都讲得很详细。我最近也在这上面发现了新大陆。因为是有中文字幕的,所以学生们也都能看懂。可汗学院教授课程的规模是把课程录制在网上,可以让学生们反复看。这样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们看的结果看出他们哪里不懂,这样对症下药就可以了。也让我找到了新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我讲“体育与情绪的调控”这节课的时候。因为它不是硬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融合到生活中去应用。所以我用精熟教学法给学生们出了10道题,因为知识都是由一个突触,一个突触在神经系统中连成片的,所以如果能够通过10道题去看自己有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是最有效的,学生们就像闯关一样,做题的积极性也很高,因为这种题他是可以反复做的,学生们拿到100分的时候都特别的开心,所以我在课下的时候也用了很多的时间去给学生们用精熟教学法解决问题。 四、建设高效的体育锻炼环境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掌握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当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尤其是室外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共同锻炼,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加锻炼的时长,提升自身耐力。同时,学生在锻炼之于,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运动心得,对准确的技能要点和锻炼的细节进行更多了解,促使学生更多地获得体能提升方面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方面的知识时,因为它对跑步开始前的热身运动有所要求,同时对运动期间的呼吸节奏有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没有十足的锻炼经验,所以需要通过一起运动来实现对田径运动中细节的更深入研究和实践,继而掌握运动中的技巧。同时,学生也通过合作锻炼经验的积累,讨论素材的积累,逐渐有了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意识,并养成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习惯,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知识能力隨着体能素养的提升而得到了充分发展。 小组教学只是体育学习中的一个模式,要想让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更需要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在课下多花时间去想新的方案,也要多接受新的东西,不要固执己见,时代在不断地进步,老师也要不断地进步,我们的职业虽然是教师,但是我们在一些方面也是学生,也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全民学习才能更好地开展起来。希望广大师生都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 [2]石志斌.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1,1(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