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杂议
范文

    舒成静

    摘要:一堂成功的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属于“随从者”,被迫听从教师的“指令”;教师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却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容易急功近利,课堂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容易使教学精力分散,教学目标不明确。这些问题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延误了正常的教学进度,亟需改善。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课程为例,尝试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286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问题却忽视问题,任由问题发展壮大。笔者认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积极探索途径,当然,事实已经如此,无需后悔,还需正视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已经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愿意发挥教师素养,直面问题,解答问题,一番努力后,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以生为本,了解学生心理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代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无论是教学计划,还是教学活动,亦或是教师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有部分教师恪守旧有的教学观念,坚持“师本”理念,以自己为中心,把控课堂,“控制”学生,语文课堂没有任何新变,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勇作新课改的推行者与践行者,能关注教育教学领域新动态,能跟上课改的步伐,能贯彻生本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热爱学生,认可学生,了解學生,为生服务。

    如,在学习《春》这一课内容时,学生们不甘心坐在教室里听笔者讲课,眼神总是飘向外面,思绪早已出了教室。笔者认为与其强迫学生坐在教室,不如让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生活,走进自然,与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也能满足学生心理、提升教学有效性。笔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立即下达“指令”,组织学生去了校园、公园、郊外,亲自感受春的魅力、自然的美好,与作者达成了情感共鸣。再如,学到《皇帝的新装》这一篇文章时,因为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花时间阅读,如果教师还是按着原有的教学习惯,带领学生阅读,分段阅读,逐句分析,不仅会削弱学生阅读兴致,还容易割裂故事的连贯性,削弱主题的讽刺性,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活动,由他们自己阅读文本,近距离感受故事情节,耐下心来分析文章主旨,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追赶时代的潮流,贯彻生本理念,或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亲自感受春的魅力或组织自主阅读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心理,促进了学生成长。

    二、大胆实践,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亟需改善的问题,幸运的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出了诸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为教师同仁们提供了新的教学依据,为改善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只是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或持观望态度,阻碍了课改的顺利实施,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敢于实践,敢于冒险,更新思想,创新教法,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不仅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展示了藤萝花的图片,介绍了藤萝花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藤萝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此外,笔者还联系了附近种植藤萝花的人家,带领全班同学近距离地感受了藤萝花的活力。与单纯听教师讲课相比,这些的教学活动生动、立体、直观、多样,因此深受学生喜爱。再如,学到《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笔者化身为“游客”,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组织语言、制作PPT,化身为“导游”,带领笔者参观苏州园林,感受园林的魅力。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学生们不得不凭借自身力量完成教学任务;正是因为少了教师的“唠叨”与“控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行为更加自由,因此能凸显个性,展示自我。学到《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影视剧改编活动,即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改写剧本、确定参演人员,站在“导演”的角度思考问题,随后笔者为大家播放了相关的影视剧来验证大家的猜想,一来可以加深大家对文本的印象,二来可以丰富大家的学习体验,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立志成为课改的推行者与拥护者,主动学习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创新了教法手段,因此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了教学水平,值得学习与借鉴。

    三、转变理念,师生关系和谐

    新课改背景下提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地位平等,人格独立,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这是因为过去那种教师权威不容侵犯的旧理念逐渐被时代抛弃,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接受了这一理念,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课改的拥护者,自然走在时代的前列,接受时代的检验。

    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文章时,笔者做足了课前准备工作,设计了一系列师生互动活动,包括生字词认读活动,文本齐读环节,课本剧改编与表演活动等等,师生互动频繁,合作愉快,减轻了教学负担还拉近了师生关系,一举多得,值得肯定。再如,学到《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时,笔者没有急于教学,而是做了一场课前调查活动,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喜爱程度以及预期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优化教学环境。等到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因为活动符合学生口味,契合实际情况,因此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课堂学习热情。学到《智取生辰纲》这一课内容时,当笔者总结“智”表现在“智取”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为什么“智”不能体现在“智守”上呢?其实,这一问题笔者打算稍后引出,既然学生此时问及,笔者只好顺水推舟将这一问题抛给了大家,以期能集中大家的力量解答问题,同时笔者肯定了这名同学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行为并号召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综上,语文课程兼具基础性与人文性,与生活联系紧密,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能否认的是,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善。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杜圣强,陈晓燕.浅析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2]柴媛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