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
范文 | 陈盛开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主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备受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学科,在学习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小学生智力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是小学阶段数学老师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操作能力;培养方法: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263 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规律的运用,还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思维提升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将动手操作能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创设课堂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概念和公式,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以及数学能力的目标。 一、制约学生操作能力的因素 在傳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学生成绩的提升,在教学方式上更侧重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陷于沉闷,学生无法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实践教学在课堂中的地位被提升,小学教师需要树立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意识,为此,有必要在课堂中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与“思”有效结合,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操作能力锻炼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利用小学生学习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中设置动手操作课程,在实践中认识和探求数学中的奥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注度,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一种良性循环。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数学学习抽象性决定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定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具体物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3、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与小组同学相互交流意见,在沟通过程中会有新的思想火花碰撞,无形中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三、小学数学中操作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主要围绕小学生日常生活创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用的工具促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新知识,揭示新奥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数学精神。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平台和意识,数学课堂一般在讲与练中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解题方法,学生通过习题巩固知识,因此教学模式沦为一种机械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教材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获得和巩固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合作探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学习《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自己喜欢的钟表图形,然后将时针和分针置于不同位置让学生完成认识时间的任务;同时,教师应该多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 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并非花样繁多的方式就可以使用到教学课堂中来,相反,教师在选取实践活动时,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工具的便利性等因素,同时权衡各种操作方法的优缺点,选取最具价值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长方体面积时,有些教师会让学生制作长方体图形并展开后观察再求取面积,其实这种方式本身存在弊端,学习长方体的意义本来在于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 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反而使效果大打折扣。 3、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学生具有了独立的思维意识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你们穿鞋子需要多长时间、你们吃早餐需要多少时间、你写一个字需要多长时间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学生通过基础操作习得时间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学生对课堂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4、引入生活元素 学以致用,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应用上去,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元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用性,通过这个具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他们的数学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结束语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紧紧结合实际去开展教学活动,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思维去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华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J].求知导刊,2020,(17):52-53. [2]黄四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5):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