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范文

    王淑媛

    摘要:运算能力是基础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教师要注重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中将“运算能力”列于各项数学能力的最前列,由此可见运算能力在初中生数学能力中的地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研究,通过加强联系、总结经验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211

    引言

    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以运算能力的培养为例,小学数学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四则运算、一元一次方程运算;而到了初中涉及运算的教学内容大幅增加,如多项式运算、方程组运算、不等式及不等式组运算等。数学运算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考试中,学生“害怕算、懒得算、不会算、算不完、算不准”的问题依旧十分普遍。基于这一教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务必要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化解这一矛盾。

    一、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分析

    (一)教学改革弱化运算要求

    新课程改革更新着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也给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提出方向性的指导意见。新课程改革提倡减少初中数学教学中繁杂的数学计算。而一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逐渐减少数学课堂中的运算训练,导致学生运算能力训练的强度明显下降,运算能力因此逐渐弱化。运算能力的退化导致学生在数学考试中频繁出现计算问题,许多学生能够列出题目要求的计算公式,但无法计算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少数学生放弃计算过程得分,对数学计算失去信心。

    (二)教师忽视运算能力培育

    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侧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忽视运算过程的讲解。教师对计算过程的简洁性、合理性指导不足。部分教师缺乏科学安排授课时间的意识,为加快课程进度,直接省略计算板书。学生只能从教师的口述过程中获取计算信息,多数学生只能得到计算答案,对计算过程一知半解。教师忽视运算过程的展示,学生认为运算过程不重要,因而忽视运算能力的提升。同时,初中数学运算相对小学数学运算增加了许多公式,许多初中生尚未习惯初中数学运算中公式多且复杂的现象。学生对计算公式不熟悉,只能根据最基础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复杂且缺乏技巧性,学生通常难以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正确结果。

    二、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运算的重视程度

    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初中生都有“眼高手低”的壞习惯,在课堂上学生更喜欢听老师讲课,而自己在一节数学课上真正动手动脑的有效时间屈指可数。在小学期间,由于涉及计算的教学内容只有“加减乘除”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此类形式简单、难度小的运算,学生能够十分轻松地掌握,这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数学运算简单易学、不会出错的错误观念。学生升人初中以后,数学运算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小学中关于“数”的运算逐渐演变为对“数学变量”之间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的推导。解方程也由之前的一元的、一次的、单一的上升为多元的、多次的、方程组的解法。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初中数学运算知识的宏观认知,导致其不把初中数学运算放在心上。因此,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小学到初中数学运算知识面的改变与难度的提升。

    (二)融入生活元素,创设运算情境

    所谓“运算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教师在讲解数学运算知识时,可以直接取材于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原来运算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高级”。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数学运算知识的宏观认知,看不到数学运算的实用性,致使其学习观念严重扭曲。很多学生认为学好四则运算就足以解决生活中的运算问题,而对于初中数学中的高级运算嗤之以鼻。鉴于此,教师要善于在运算教学中融人生活元素,通过创设运算情境,挖掘运算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笔者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几个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个人6个糖果,则有一个人的糖果比其他人都少一个;如果每人分5个糖果,则会剩余3个糖果,问有几个小朋友,几个糖果?”这样一来,我们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小朋友分糖果”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看到,虽然日常购物用到“加减乘除”就够了,但是真正高层次的问题,还是要依赖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仅靠小学知识局限性还很大,这样一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三)加强推理训练

    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及性质,从已知数据及算式推导出结果的过程,也是一种推理过程。加强推理训练是提升运算速度的基础,也是后续高中学习数学的重要保证。没有相应的推理训练量,知识就难以固化为技能。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在不同解决问题中的方法中,引导学生筛选更优做法。多种解法的择优不但可以提升运算速度,还可以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体现着数学教师对学生基础学科能力的要求,应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运算教学中需兼顾具有普遍性的基础运算能力训练及具有特殊性的基础运算知识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技巧和知识,并通过科学训练巩固学习成果,做到快速计算、正确计算。

    参考文献

    [1]黄立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亚太教育,2019(11):85-86.

    [2]刘连宏.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98-99.

    [3]张庆辰.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