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高年级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
范文 | 贾维杰 摘要:数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接受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师的教学活动完成实现的。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288 引言 到了五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学生“两极分化”的局面初步形成。一是基础较好、成绩较高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好,敢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挑战;二是数学底子薄弱、成绩较差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差,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出现厌学的情绪。这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尽管人们一直在强调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在改革中也面临不少阻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采用黑板和教材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教师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五年级的数学知识对于处在知识积累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学生对某些数学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方法陈单一,缺乏新颖和创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不高。 2.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 这一点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比如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由于教师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势必导致一些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数学的基础不牢固 这突出表现在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困生”身上。到了五年级,随着数学教学进入巩固提升阶段,其数学教学是建立在中低段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打好数学的基础,变得越来越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两极分化”的局面逐渐形成。 二、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 1.巧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对于小学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创设生活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打电话"时,教师创设情境:“国庆节要到了,学校要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刚才,李老师接到学校的紧急电话,让李老师通知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周六早上到学校的礼堂集合,进行彩排。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将如何通知到大家?”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也遇到到紧急情况。因此,对教师的这一问题极为感兴趣,展开了一番讨论。 2.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和技巧,即使是那些“学困生”也能够在优等生的带动下进行独自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提高他们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首先设置疑问,导入新课:“中秋节快到了,李老师买了几块月饼,想分给同学们。假设李老师只买了6块月饼,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学生,每个学生可得几块?”(学生答3块。)“把2块月饼分给2个学生,每个人可得几块?”(学生答1块。)“如果把1块月饼票平均分给2个学生呢?”(学生答:半块。)“同学们,半块用数学符号怎么表示?又怎么读?”以此来揭示课题。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以发挥学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内容如下:(1)把18张电影票平均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占全部电影票的()。(2)62里面有()个55,36里面有()24。(3)一支工程队打算利用一周的时间修完30千米长的公路,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5天能修完整条公路的几分之几?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这些题目,遇到不懂的小组内讨论完成,然后交流答案。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自己推选一位组长汇报结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應用意识 数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数学教学也离不开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学识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多边形的面积”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1.学校要置办一块草坪(如图),如果按每平方米10元计算,学校拨款15万元够吗?2.红星小学教学楼前有一块长10米,宽8米的长方形空地。学校打算在此处建造一块花圃。如何设计花圃的建设方案呢?教师让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思考,通过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现象的联系,从而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接受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中初露端倪的“两极分化”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方式,提高“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召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28. [2]赖芳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华夏教师,2017(22):64. [3]赖芳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80+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