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巧用“韦达定理”解决一类问题 |
范文 | 张学瑛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本文以下简称“韦达定理”)给出了“选学内容”的规定,按要求,“选学内容”不得列入中考。然而从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上看,“韦达定理”确实关乎后續很多内容的学习,在高中阶段“韦达定理”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韦达定理;解决问题 “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代数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它反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韦达定理”可以为许多代数方程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便利,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除了根据给出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讨论根与系数这样一类常规题型外,还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结构通过“韦达定理”构造新方程来解决问题,也就是逆用“韦达定理”。 一、“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 “韦达定理”: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那么x1,x2满足x1+x2=-,x1·x2=. “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如果x1,x2满足x1+x2=-,x1·x2=,那么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 例1,(2019·广州)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有两个实数根x1,x2,若(x1﹣x2+2)(x1﹣x2﹣2)+2 x1 x2=﹣3,则k的值() A.0或2 ? ? ? ? B.﹣2或2 C.﹣2 ? ? ? ? ? ?D.2 【分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1+ x2=k﹣1,x1 x2=﹣k+2,结合(x1﹣x2+2)(x1﹣x2﹣2)+2 x1 x2=﹣3可求出k的值,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0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的取值范围,进而可确定k的值,此题得解。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 ∴x1+ x2=k﹣1,x1 x2=﹣k+2. ∵(x1﹣x2+2)(x1﹣x2﹣2)+2 x1 x2=﹣3,即(x1+ x2)2﹣2 x1 x2﹣4=﹣3, ∴(k﹣1)2+2k﹣4﹣4=﹣3, 解得:k=±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k+2=0有实数根, ∴△=[﹣(k﹣1)]2﹣4×1×(﹣k+2)≥0, 解得:k≥2﹣1或k≤﹣2﹣1, ∴k=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根为x1,x2,则x1+x2=-,x1·x2=. 例2:(2013·惠州一模)如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那么x1+x2=-,x1·x2=,这就是著名的“韦达定理”。现在我们利用“韦达定理”解决问题:已知m与n是方程2x2﹣6x+3=0的两根。 (1)填空:m+n= ? ? ? ,m·n= ? ? ? ?; (2)计算+的值。 【分析】(1)直接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2)先把+通分得到,然后把(1)中的结果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m+n=-=3,m·n=; (2)原式= = =4. 故答案为3,. 二、利用“韦达定理”的逆定理构造新方程 如果知道题目中有两个字母(代数式)的和与积,则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构造以这两个字母(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例3: 解方程组 . 解:显然,x,y是方程t2-5t+6=0 ……① 的两根。 由方程①解得 t1=2,t2=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x1=2,y1=3 x2=3,y2=2. 类似的问题有: 例4:解方程组. 解:分别把、看成整体,构建“韦达定理”模型。 则以、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t2-5t+6=0. 解得:t1=2,t2=2. 所以或, 即或. (注意,这是分式方程组,需检验方程组的解) 有些问题,表面看与“韦达定理”无关,但仔细分析,构造出适合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结合根的叛别式,列出等式或不等式,就能达到目的,这种方法比代入法要简单得多。 例5:已知△ABC的边长分别为a, b,c,且a>b>c,2b=a+c, b为正整数,若a2+b2+c2=84,求b的值。 解: 依题设,有 a+c=2b, ? ? ?① a2+b2+c2=84. ?② ②可变为(a+c)2-2ac=84-b2, ③ ①代入③,得 ac=,④ 所以a、c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bx+=0的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即16 又b为正整数,故b=5. 此解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a+c=2b,将a2+b2+c2=84转变为ac=,从而构造“韦达定理”逆定理所需的条件。 总之,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分析、审题的习惯。巧妙灵活地应用“韦达定理”,不仅能较好的解题,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潘龙生.教学,少些一带而过[J].数学通报,2015(01). [2]何明.追求逻辑连贯、生长自然的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8). [3]马木龙.用教材教:“根的判别式”教学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8(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