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范文

    罗金娥

    【摘要】小学教育不仅要发挥知识传授作用,还要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之中,能够实现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结合,兼顾教学效果和学生成长发展。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重点从学生阅读心理、教学内容、情境互动、故事续编等方面,对相应的渗透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是以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重视不够,这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冲突,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尤其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的渗透需要以一定的原则和策略做支撑,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成效。故而有必要对相应的渗透策略进行研究。

    一、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绘本阅读是基于图文展开阅读,这对阅读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尤其是绘本本身色彩鲜艳、图片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对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而言无疑是打下了坚实基础。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绘本与学生思维特点一致的特性,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绘本精美的画面与富有内涵的内容能够带给学生美的熏陶,还能激发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的主动意识,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阅读教学效果改善。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教育部分,其是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健康成长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最为明显和重要。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引导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强烈的适配性,是较为合适的教育载体。而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充分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进而在改善教学效果的而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二、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第一,把握学生阅读心理并进行适当引导。对小学阅读教学而言,掌握学生阅读心理极其有必要。在绘本阅读教学之中,由于绘本本身具有色彩鲜艳、图片生动、图文匹配的特点,因此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也能通过图片掌握文字内容,更有助于他们阅读心理的客观体现,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会。例如,在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时,教师以动物作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鼓励学生通过书中的图画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了解阅读内容,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故事的结局,传递给学生毛毛虫变成美丽蝴蝶的知识,同时强化学生对美的追求。

    第二,挖掘绘本阅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在绘本阅读中的渗透必然是基于内容而展开的,实际上绘本阅读中往往包含大量内容这些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和情况,合理挖掘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形成健康心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提前对绘本阅读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积极进行内容挖掘,考虑学生实际情况,以最合适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高效引导,掌握阅读技能的过程中养成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篇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课文时,教师选择了具有同样特性的绘本书《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作为绘本阅读教学的内容。通过绘本阅读教学,教师带领学生从小鼹鼠的角度,找寻在小鼹鼠头上“嗯嗯”的坏蛋,并在专吃大便的苍蝇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这个坏蛋。通过诙谐有趣的绘本阅读教学,教师带领学会通过正確认识了动物的消化与排泄的关系,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学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挖掘,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动物的大小便,引导学生以正确、健康的心理面对动物乃至人的排泄,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与健康意识。

    第三,发挥情境互动的积极作用。情境教学法由于足够生动、形象、有趣,往往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探索条件,进而保障实际教学效果。绘本阅读教学是基于带有图画的书本展开教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生动性、趣味性,不过依旧不具备境互动效果,难以带给学生互动的快乐,对学生的吸引力较为有限。而互动本身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最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情境互动的积极作用,高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时,教师以《幸福的大桌子》这本绘本书作为绘本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识字的方式进行阅读,在确保学生基本了解书本内容后再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鼓励各个小组自行扮演书本中的不同角色并进行情境再现。学生只需要将绘本书籍的故事表演出来,并不需要完全按照其中的台词进行照搬,给予他们自由想象和创造的权力,让学生在有趣的表演中充分感受情境互动所带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故事主角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

    第四,通过故事续编践行为心理健康教育。故事续编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式,其特点在于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度理解并对进行续写,这种教学方式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同样适用。而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考虑,故事的续编能够更加准确反映学生心理特点与活动,进而帮助教师更具针对性地展开引导,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故而在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故事续编这一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续写故事,掌握学生心理情况,进而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时,教师以同样是以动物为主的绘本书《我的宠物是恐龙》展开绘本阅读教学,并鼓励学生在阅读绘本后进行自由想象,以自己的想法进行续写,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则根据学生续写情况,更好地去发现学生性格特点,进而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引导措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可知,绘本阅读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形式,其能够基于简单的图画与文字为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良好阅读体验。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把握学生特点并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在收获阅读乐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更为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杨慧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讨论[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8):95.

    [2]江丽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生活教育, 2015(12):9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