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想教育,爱心建设 |
范文 | 梁天祥 【摘要】“思想教育,爱心建设”,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要以思想教育为基调,以爱心建设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笔者认为,班集体建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思想教育、言行示范、环境建设、家庭辅助和个性发展。本文将对这五种方法加以扼要的阐释。 【关键词】思想教育;爱心建设;言行示范;班集体 今天,随着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今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而班集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基本都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中进行发展。可见,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总结了“思想教育,爱心建设”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集体建设中以思想教育为基调,以爱心建设为目标,将使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变化,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奠定基础。笔者在已有的心得体会基础上加之新的探索,阐述以下五种班集体建设的方法:思想教育、言行示范、环境建设、家庭辅助和个性发展。 一、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班集体 (一)集体荣誉感教育 班级是学习最重要的场所,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在集体中表现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学习的氛围,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班主任孜孜以求的。笔者现在带的这个班,刚开始时表现非常差。这些学生一进入中学便表现出散漫的特点。刚开始的一星期,班内学生上课不认真、下课追逐打闹,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原来是因为在这个班集体中,学生们都没有集体感,也感觉不到一丝学习氛围,人心涣散。所以,笔者立刻召开了班会,对学生说明学习的意义,说明班集体的重要性,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份子,都要遵守学校的纪律,遵守班级的规则。如果继续如此下去,就如一盘散沙,我们处在这个班级中的每一粒沙子都会被风吹去——就这样,笔者在这个班会上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些学生听得眼圈都红了。笔者见收到如此好的效果,立刻把话锋一转,引导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跟着就颁布了我们的班规、学习要求。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要遵守这个班规。如果有违反者,就要相应地为班集体做回一件好事。听到这样的规定,全班学生都拍掌为之叫好。笔者听到学生们这么大的反应,心头鼓起了更热情的干劲。同时,笔者还让全班学生写了“我想跟班集体说……”的建议,让学生们把班上的一些存在问题指出来,写下自己心中的班集体是怎样的,检讨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错的地方,确立态度和行动方向。很快,大部分学生都把这篇小建议交到笔者手上了,笔者对这些心里话、小秘密、小建议一一认真作好笔记,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作了班规的更改,使之更细致更符合班情。在期中考试,学生们都非常努力,考出了较理想的成绩。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上来了。因而整个班上学习风气就好了。这样,班集体就凝聚起来了。 (二)感恩教育 “感恩”就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在这方面,笔者找来一些感恩的资料与学生们分享,例如,在今年疫情肆虐下的李兰娟、钟南山等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除了以上两种教育方法外,还应定期对学生开展一些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生命教育、交通法制教育的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参观一些图片展、可以开座谈会讨论、也可以观看影片等等。例如,在上一学年,笔者结合学校开展“交通安全认识”的活动,笔者对学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认识比赛课”。把学校发下来的交通安全图片剪下来,上面有一些行为是安全的,有一些做法是违反交通规则的。笔者把它们一个个举起,让每一组同学进行抢答。这样,就把枯燥的交通安全学习开展得气氛活跃,生动形象。 二、言行示范,让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 行动的力量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那么,这些道德行为规范好了,班集体也就形成了一种优雅的学习风气。有鉴于此,特别是在班干的安排上要非常谨慎。当然,班主任有直接任命某某为班干部的权力,但何尝不让学生自己选举班干部呢?这可以把一些在同学身边有影响力、具有良好榜样的同学选出来,“立德树人”,用德影响人,让学生管学生,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三、环境建设,让学生感到班集体的温馨 教室是学生在校时间较之宿舍而处得最长的地方,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硬性条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习者心旷神怡,精神抖擞,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室环境布置中,笔者充分发挥其立德育人的功能。在黑板的两旁,每天都会抄出两句名言名诗,上课时就利用三分钟与同学一起赏析,并让学生分享下心得。而在黑板的上面一小部分,则是英语的“每日一句”,可以说警句,也可以说电影台词,有意思又有乐趣。這种学习方法意义深远,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效果甚好。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中,我们开辟了的“少年的舞台”,不仅有老师张贴的书法,还有学生杰作,学生欣赏到自己也能榜上有名,自豪感、荣耀感油然而生。 四、家庭辅助,让学生处处接受教育 当然,一个班级不是召开了一二次班会就能把班集体建设好的。一些脾气较倔的、捣蛋的学生还是会反复违反纪律。那么,笔者就“对症下药”了,一个一个地对他们进行谈话,从他们自身的性格、家庭的情况,各个击破。如果这样还没有效果,再请家长来协调教育。通过家庭的合作,那些“问题”学生的转变会有良好的成效。现今经济大潮下的农村,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平时可能只有自己在家,或者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么,作为班主任更要特别关注这类学生,因为这类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缺乏有效管制,是最容易出事的,存在纪律散漫、上学迟到旷课等现象。对于这类学生,要对他们特别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绪、心理……让爱心、细心、恒心感动他们。同时,我们还要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如有特殊情况应立即与家长商量,让家长协助教育,这样也为班集体建设下了一步好棋。 五、个性发展,让学生向多方面前进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展露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舞台。作为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使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在班级中,我们就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我得到充分的肯定,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才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保证。例如,有些学生特别爱劳动,那么,我们就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在笔者曾做班主任的一个班里,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非常爱劳动,有什么工作都争着去做,不怕苦不怕脏。笔者发现了他这个优点后,安排他担任卫生委员一职。结果他无论什么清洁、劳动都身为士卒,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在每次的卫生清洁评比中都获得好评。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作为教育者要意识到,通过“思想教育,爱心建设”, 运用合理的适合班情的管理方法,才能使班集体健康成长,才能使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园。 参考文献: [1]李天敏,高军.浅谈中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J].新课程(上).2004(05). [2]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34-9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