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戏剧表演“激——研——演——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初探 |
范文 | 【摘要】将戏剧元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已被证实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将戏剧的形式更好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出发点,寻找出教材中与戏剧表演融合的契合点,总结出戏剧表演“激——研——演——评”的教学模式,并具体阐述了该教学模式流程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戏剧表演;教学模式 戏剧是一种融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的艺术形式,戏剧表演已被证实能促进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以英语口语课堂为基地,探讨将戏剧活动引入小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并探索出为戏剧表演“激——研——演——评”教学模式,为戏剧教学引入英语口语课堂提供启示和示范。 一、“激”——“激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激”即“激趣”。首先,剧本要能吸引学生。我们选取了课本剧、经典剧和绘本剧。课本剧来源于课本,可直接选用教材的故事文本,或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中心,融汇创编新的课本剧。经典剧则选用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故事。戏剧表演要注重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绘本剧则从学生喜欢的绘本中选取片段或整本书来编排剧本。教师可通过图片、声音、影像、道具等资源营造剧本的语境,从而让学生能迅速代入角色和人物情感,在情境中进入戏剧学习主题,达到情景交融。我们鼓励学生对剧本进行预测,如,看封面猜测剧情、根据题目猜测文本内容等。预测和讨论剧本的发展和剧情,可以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故事是如何发展的,能否给予故事不同的结局。在解读文本前,如果学生已熟悉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他们已有的知识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了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尽量使戏剧表演方式多元化,如,角色扮演、默剧、即兴表演、故事戏剧、自编课本剧、音乐剧、配音、木偶或手偶剧。 二、“研”——“研究”,研究戏剧剧本,研透剧本揣摩人物 戏剧语言是最精粹的语言,通过戏剧学英语,突破了传统的语言脱离实际的教学法,而是在场景中学习语言的运用,学生体验的不仅是英语特有的发音、语调、韵律,更在剧情的参与中调动多元感官吸收,在情节的发展中融入心灵的多重体验。 剧本的学习是重中之重。戏剧表演“激——研——演——评”教学模式的学习方式以集中授课指导为主,课后以小组合作为辅。“研”,即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剧本,借助图片环游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剧情和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的情感、事件的发展和冲突等。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根据意群猜测新单词意义并利用以旧带新的Phonics 教学,学习新单词的发音;然后按剧本不同场景通过主客观问题设问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文本学习中,鼓励学生模仿剧中的人物的语气,体验剧本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研”的另一形式就是学生“自我探究、合作与交流”。老师建立微信群,发送剧本台词录音。学生分组合作排练节目,师徒结对。学生借助视频等理解故事并借助图片揣摩人物情感。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动作、语音、语调、表情等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模仿人物的语言表达。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散击破剧本,分场景对剧本进行深度学习。“研”更是表现在学生“钻研”剧本,了解剧本要表达的意义,根据主题意义探究,延伸故事话题,如给故事改编一个新的结局,续编故事等。 三、“演”——“展示”,合作排演剧本,展示中提升自我 “演”是非常生动的课堂形式,也是学生学习完剧本,检测成果的方式,需要大量的训练和磨合。表演训练,包括语音语调练习与纠正、英文故事演讲、原版动画片配音、情景短剧排练、排练等;在戏剧表演的排练中,以“互动、参与”为原则,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语言表达、沟通、适应群体的综合能力。小组内要进行旁白分配、场景布置、道具安排、角色分配等的沟通。最后等组员们都熟练个人角色台词后还要串词表演、抠动作细节等,最后加入音效后再进行戏剧的舞台表演,同学互评。教师常常示范剧本演练,或请突出的学生来展示。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个人的表演被不断地修正、组员间逐渐磨合建立默契、同学们一起思维碰撞、互相吸纳意见等,使学生的戏剧表演的技巧更加娴熟,舞台效果更加夺目。教师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展示的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戏剧表演能力和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加德納认为,人有八大智能,该戏剧表演模式运用了多元智能理论观察不同学生的特长来分配小组和角色,实行同伴互助。教师帮助学生分组和调配角色,分组(6人小组或根据角色需要安排),按不同层次分组,根据个性特长,自行协调。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戏剧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上台参演的学生,我们还加入了“读者小剧院”的形式。所谓“读者小剧院”就是指把观众也带入表演中,参与互动,给观众添加适当的台词,活跃气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表演中,同时提高观众的聆听力。“读者小剧院”的应用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戏剧表演课的专注度。 四、“评”——“评估”,评价维度多元化,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评”即是对学生表演中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表演的技巧等的评价。戏剧表演不仅关注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多维度的戏剧表演的评价方式更是及时反馈和解读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改进,评价方式有:师评、同伴评价、小组评价、自评、家长评等。 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考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再次考察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学生的评价分为校内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校外的自评和家长评。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考评分“平时考核”和“综合评定”。“平时考核”内容为出勤情况、学习思考、课堂参与,占总成绩的40%,由小组评定;家长根据学生在家表演时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度、感染度和表演技巧等进行评价打分,占“平时考核”的20%。学生的自评占10% 。“综合评定”内容为汇报演出,占总成绩的30%,由教师评定。同伴评价和小组评价主要以口头为主的观众反馈评价为主。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自评,提出评议,和学生一起写下互动的意见,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纠正不足,改进自己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联动评价能多方面地反映学生戏剧表演的学习情况,监控反馈并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五、戏剧表演“激——研——演——评”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戏剧表演“激——研——演——评”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有促进作用,我们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口语测试前后测等对比的方法,验证学生口语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访谈表明学生对戏剧的兴趣比较浓厚,都喜欢参演和挑战自我,同时也感觉个人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大胆表达了。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将戏剧活动引入口语课堂的行动研究的变化。在课堂参与度上,行动中进行了两次课堂观察。研究前期大部分学生能够兴趣主动参与,小部分学生比较倦怠、表现出厌烦的心理。学生的应答方式更多面向全体兼个体,小组应答情况极少。通过一些措施干预后,到了研究中期的课堂观察,正如预期的那样,学生的口语活动参与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他们被故事的情节性质和丰富的人物所吸引。 口语测试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量性的分析,口语测试分为前测和后测,以4年级某班为样本。对比平均分,前测为81.813,后测为83.906,平均分提高了2.094.通过SPSS数据分析,口试成绩差为-2.094,后测比前测取得了很大进展。差异值为0.000(<0.0 5),表明口试前后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 5)。这些数字表明,学生在经过戏剧表演的行动研究后有了很好的进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在学习英语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戏剧表演引入口语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我们还通过学生每日课堂课前的口语展示中的话语分析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学生在四年级第一学期中,话语输出比较比较“浅化 ”。如,词汇量少、句子长度短、句子数量少、句子语法错误较多;而到了四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话语的输出有了明显的进步,句子长度有了进步,词汇量增多了,语法错误减少了。这说明学生在戏剧表演学习中习得了较多的课外知识,并学以致用到日常的英语课堂学习中了。此外,学生戏剧表演的作品参加校六一表演和镇的学生素养展示,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戏剧融合了多种表达元素,包括语言、肢体、表情、美术、音乐等,在完成一出戏剧的过程中,学生从多方面体验和拓展自己的潜能,感受他人不同的特质,团队合作和情商发展自然融汇其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戏剧活动,改变传统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表演体验中积极口语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六、结语 英语戏剧教育让学生沉浸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中,不僅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还能发挥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与课程标准中描述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不谋而合。戏剧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了英语的文化素养。同时,因为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戏剧表演学习中也接触了一些国外经典剧的文化,在跨文化学习中提高了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在戏剧艺术的熏陶下,学生的思维也开阔起来,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戏剧表演“激——研——演——评”的教学模式值得继续实践、反思和探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试验区专项课题“戏剧表演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DJY-2018-009)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晁继周,韩敬体.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1462. [2]肖雪芳.读者小剧院[J].广东教育,2014(9):44. [3]杨鸿雁.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引入戏剧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6(30):86-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