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探究
范文

    苏俊环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可塑性极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形成。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作了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中,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极其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此阶段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及心理的成长发育期,思想道德观念相对较低。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做好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教师应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有机渗透德育,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从而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探究,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一、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朗读。我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德育,特别是我们中国的一些经典诵读内容更是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体会,在体会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潜移默化。比如朗读《三字经》,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朗读《弟子规》,可以教给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在家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要谨慎,做人要讲信用,与人交往要平等和气等。古诗词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渗透德育的途径,通过对诗人、诗歌背景的了解及学生朗朗上口的背诵,对学生鉴赏古代文化和了解古代历史、文学常识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古诗词中的名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指导朗读上多下功夫,不仅可让学生读美诗文,还能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保护环境、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二、在生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

    生字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们在带领学生们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可以让学生一边识字,一边接受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赢”字时,我采用了“拆分”的教学方法,“亡”就是要有牺牲精神;“口”是要有一个好口才;“月”是指要有时间意识;“贝”是要有创造财富的意识;“凡”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平凡心。告诉学生你只要具备了“亡”“口”“月”“贝”“凡”这五种意识,你就能成功,就能“赢”。这样一分,学生一下子记住了。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习作教学中诱导德育

    首先,让孩子说实话,培养诚实的品质。诚实是一种美德,它在小学生习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写真人实事抒发自己真情实感,这是在习作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基础。教师在指导作文时,要把德育教育牢牢贯穿其中,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例如,在写《我的妈妈》一文时,要求大家写出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用心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应该对父母做些什么,从中让学生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其次,作文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写学生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又如,在学习《最开心的一件事》一文时,我指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时不仅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要写清这件事如何令人开心,有情趣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抒情,揭示从中得到的启迪,明白一个道理,使写作主题得到升华。最后,创设良好写作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德育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如:《有礼貌》《请到我家来》《打电话》《学会请教》等内容,教育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五、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这句话,细细思考“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他怎么能做到一动也不动的?”“假如他动了,后果会怎么样?”等等。通过阅读思考,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云这种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品格,感受到他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然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上课时,总是有人在私底下说话,难道我们不能为了班集体而遵守纪律吗?这样一来,平时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

    六、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曾发现有个学生用“如果……就……”造句:“如果他骂我,我就打他。”我把这个同学找来,先了解情况,接着跟他讲明了打架不好的原因,最后和他研究了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的几种处理办法,使他明白了做事不能冲动,要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道理。

    七、在课外阅读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及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八、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熏陶

    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活动的类型应多种多样,例如:演讲比赛、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会、辩论会、相声话剧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小学生处于天真、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如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国学诵读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渗透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总而言之,德育这一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新课改的发展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的完美結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