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巧用热点议题,厚植法治素养
范文

    吴筱芳

    【摘要】法治意识是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如何通过巧设热点议题,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落到实处,笔者结合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的教学实例,试做探析。

    【关键词】巧用;热点议题;厚植;法治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和宣传,政治课堂是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主阵地,法治素养作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已被明确提出,要求教师通过教育教学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法治思维和能力,成为一名日常守法、遇事找法的现代公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提出了“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如何通过巧设热点议题,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笔者结合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守护》的教学实例,试做探析。

    一、立足最近发展区,巧设议题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议题的选择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进而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发展区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讲授法律知识相关内容时,若采用老、旧等过时案例或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相距较远的素材,学生普遍不感兴趣或无话可说,教学达成度低;一旦课堂上引用当下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例,学生明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播、引导即可成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法治意识的培育呈现水到渠成的效果。

    以《公平正义的守护》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在研读教材和分析学情后,认为今年最大的热点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学生无论是在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中、吃穿住行的日常生活里以及打开网络随意的浏览信息时,都会关注到相关的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出了”政治课堂的“老朋友——小明”这一角色,以疫情期间“小明的见闻”为主线,整合了当下发生的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把本节课的议题定为“探究小明困惑的背后”,在该议题下设置三个探究环节:

    (1)以案明理一:朋友圈买卖口罩案

    (2)以案明理二:老人撞倒小孩离开遇阻猝死案

    (3)视频感悟:AI+3D解读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以上三则看似不相关的时议案例,以返校复课前后小明的见闻为主线创设成为本节课的教学议题,具有时间和逻辑上的连续性,给学生以亲切感和真实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想实际,学生与议题更易产生情感体验和共鸣,进而更投入参与课堂,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探究出要解答“小明的困惑”,就是要守护公平正义。通过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巧设教学议题,学生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学习、观点碰撞和价值观提升,涵养法治素养。

    二、搭建脚手架,巧妙设问

    建构主义者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形象化比喻,提出“支架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步步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当、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即“搭支架”),让学生通过教师搭建的支架逐步攀升,不断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议题式教学不仅议题的编制要遵循三贴近原则,更要围绕当前教学议题,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脚手架。即在学生探究议题的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不仅要紧扣主题和情境,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路、思维的发展顺序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求,且问题难度适中,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顺着脚手架不断攀升,逐渐加深认识、拓展思维,提升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现实生活的感悟。在《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中,教师围绕“探究小明困惑的背后”这一议题设置了三个探究环节和相应的问题。

    【以案明理一:朋友圈买卖口罩案】

    疫情期间,小明的妈妈急于买到口罩,在朋友圈定了200个医用口罩,共支付了800元,谁知到了约定收货时间朋友却失联了……

    ★朋友拿到货款却失联了,是什么行为?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给妈妈什么建议?

    小明的妈妈正打算举报,朋友却来主动联系了,还提议她在朋友圈也发广告卖口罩,一起赚大钱,还有“技巧”保证不会被警察找上门。妈妈问小明意见。

    ★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给妈妈什么建议?

    几天后,小明和妈妈就看到了这个新闻:《广州抓获口罩诈骗嫌疑人325名 涉案金额3387万元》

    ★ 荔湾法院对发布虚假口罩销售信息的符某进行判刑,体现了从什么方面保障公平?

    【以案明理二:老人撞倒小孩离开遇阻猝死案 】

    小明经过买卖口罩风波后,深感懂得法律知识的重要性,返校复课后,参加了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让小明犯难了。题目如下:

    去年9月,河南信阳,一老人与撞倒5岁男童后试图离开,目击者孙女士阻拦。争执期间,老人心脏骤停倒地,她拨打120抢救,老人不治身亡。11月21日,孙女士收到法院传票,老人家属索赔40余万元。

    思考:

    1.老人撞倒5岁男童后试图离开,是什么行为?

    2.孙女士在小区门口阻拦试图离开的老人,是什么行为?

    3.如果你在现场,你是否会拦住想要马上离开的老人?

    2019年12月,该案在法院公开进行了审理。法院认为,孙女士的阻拦行为与郭某某死亡的后果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孙女士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 你从这起事件中获得哪些启发?

    【视频感悟:首次!AI+3D解读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小明学习之余喜欢看时政新闻,特别是今年的两会,这段视频吸引了他的注意:《首次!AI+3D解读最高法院工作报告》

    ★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都做了哪些工作?你有何感悟?

    学生围绕议题沿着教师设置的问题作为脚手架不断攀升,最终发现,小明困惑的背后其实是如何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不断渐进和深入,学生明确守护公平正义,既离不开法治的力量,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个你我的守护,只有两者相结合,公平正义的阳光才能普照。同时,学生通过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更好体会知识背后的逻辑,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议题式教学法,通过围绕议题创设教学情境,巧妙搭建问题脚手架,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体验中生成知识、习得能力,实现在知识的理解与思辨中培养法治思维和能力。

    三、促进教学相长,巧评观点

    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反馈的点评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法治意识的培养效果。笔者发现,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不到位,容易导致课堂出现留白、断层的现象,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也无法有效引领学生到达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学生即使在教学活动中按照预设的步骤对议题进行探究活动,却无法形成关键的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的涵养也会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创造机会和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和解读。一方面,当学生提出好的观点、好的想法一闪而过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点评;另一方面,政治课堂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突出正面教育,无论是选用正面素材或者反面的素材,最终都要通过对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明确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因此,当学生的回答都“一边倒”的正面回答时,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发现和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顾虑,避免“假大空、喊口号”的情况,确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落实落地。

    在《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中,在对于小明妈妈在朋友圈买口罩上当受骗后,大多数学生给出的建议是“举报、让法律制裁这种违法行为”,其中有个学生就答到“先截屏保存聊天和转账记录,然后劝诫朋友及时停止和纠正,若劝诫无效,再报警举报”,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个回答给予了肯定,点评到“这位同学非常有原则又不失善心,同时具有很强的证据意识”;在对“老人撞倒小孩离开遇阻猝死案”的讨论,容易环节走入一个误区,即课堂氛围群情激愤,加上是公开课有听课老师在场,学生出现一边倒的正面回答。这样的认同既不科学,也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生活中对于是否该见义勇为,很多人心存顾虑,担心自己万一没有孙女士的好运气能得到公正的结果,想做好事却惹来一身麻烦,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学生心中也会有所困惑。教师要通过适时、恰当的点评,引导学生对于这类争议的话题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内化知识,领悟到公平正义的守护离不开个人的力量,也需要法治的守护,司法是守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接着教师展示两会上传来好消息:2021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既正面回应了学生的困惑,又弘扬了正能量,法治教育呈现水到渠成的效果。

    由于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动态、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课堂转化能力和教育机智,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或與教学无关的质疑能及时的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提高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厚植法治素养贵在得法,要注重知行合一,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法治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通过巧用热点议题,有效搭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极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内心生发出认可、崇尚和运用法律的种子,形成法治意识,践行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以时议案例为载体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有效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40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4: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