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打造开放、互动、精准的经济生活课堂
范文

    翁珍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环境,并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得最优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在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变革,从而实现经济生活课堂更加开放、互动和精准。

    一、以数据化方式确定教学决策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运用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的智慧课堂,是由系统(信息化平台和工具)、人(教师和学生)及其活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等组成的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体系。笔者通过发放测试题目、微课预习等方式,完成课前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等环节。

    1.以微課方式辅助课前预习

    微课具有简短性、聚焦性、结构性等特点,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获得学习任务,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明确考情、考向,把握考试动态,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为例,课前,教师通过移动平台向学生终端发放微课,在微课中明确本课考纲要求和近几年考试动态,帮助学生明确考情、考向,做到有的放矢。

    ①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与计划

    ②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

    ③市场配置资源

    ④规范市场秩序 ①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主要立足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考查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注重考查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

    ②从试题类型上看:往年高考,市场调节及其弊端经常结合生活中破坏市场秩序的现象进行考查;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倾向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②宏观调控

    2.通过数据测评预习情况,定位教学内容

    智慧课堂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动态化学习分析,通过准确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为基础,设置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提前发放近年高考题及变式题目,掌握学生已有学情,明确易错点、易混点、知识盲区和误区,以此构建精准的知识教学内容。

    1)发放试题

    (2017·全国卷I文综政治13)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①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

    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

    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探究】(2016·高考全国甲卷)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2015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③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测试反馈分析

    3)数据分析,确定教学内容

    从客观题的完成质量上看,优秀和良好等级有44人,占总人数的91%,说明学生对本课的预习和掌握情况良好。图1中进一步分析了第8题、第14题学生得分率相对较低,涉及的知识点应在备课中重点突出。图2中具体分析了第14题的答题情况,错选其他选项的学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抓住了知识点掌握薄弱的学生,及时关注,答疑解惑。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利用好大数据精准学情库的试题推送功能,帮助课前预习,掌握学情,充分利用大数据为高效课堂服务。

    二、以无界沟通为目标,丰富教学设计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师生关系呈现知识传授和输送的单向关系。在智慧课堂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则转变为无界的教学情感和知识的沟通和引导。实现无界沟通的教育是智慧课堂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设计上,需要从知识灌输型教学设计转变为无界沟通的教学设计。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丰富教学设计。

    1.利用移动终端,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设计中,笔者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目的出发,突破教材原有顺序,打通市场经济、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等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以画图等方式显示,最后上传到学生移动终端。同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分析内容,与学生进行分享,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

    2.深入合作研讨,突破重难点

    在信息化环境中,课堂教学可采取分组讨论、合作研讨等学习方式,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多向沟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无界合作研讨,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见图5)。

    3.及时资源推送,辅助课堂教学的开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仍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在智慧课堂环境中,高三政治教学的课本知识和拓展知识,均可以通过视频、笔记、录音等形式及时推送给学生,以专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5~10分钟的微课中巩固学习内容,以此实现辅助课堂教学的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录制了一些专题视频,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给学生。

    三、以体系化方式反馈教学结果

    通过以上数据化教学决策和以无界沟通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智慧课堂显示出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和过程。但教学结果如何,仍需要建立体系化反馈形式,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所谓体系化反馈,是以教学质量分析为基础,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调整。以《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元测试为例,笔者通过报告形式反馈教学结果。

    可以看出,易错题5、14、24、25、18等题目错误率较高,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17、26、11、33题是已经做过类似的题,说明学生的听课效率有待提高,基本概念需要更加扎实。

    第五,学生样卷。

    第六,本次测试反馈结果分析。一是课堂教学应向基础知识教学倾斜。需要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无界沟通等方式,以学案和精选练习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形成较强的学科素养。二是课堂教学强化能力培养目标。测试显示学生分析材料,提取、加工有效信息能力有所不足,在组织语言表述观点、抽象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需要重点加强。三是强调答题规范的重要性。测试显示学生缺乏答题的技巧和解题能力,答案书写规范性不足,需要以专题形式,向学生传授答题技巧和解题能力,提升答题规范性。

    四、打造开放、互动、精准课堂的几点建议

    第一,学校组建团队,提升智慧课堂总体水平。目前,教师个人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智慧课堂设计、实施,总体水平较低。学校可以组建技术和专业团队,集中开发一批高中政治优质课堂典范,实现智慧课堂的质量化、系列化和单元化。

    第二,个人自觉接受信息化培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个人应积极参与智慧课堂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尽快掌握微课设計、视频制作、数据采集与分析、资源智能推送等技能,能够尽快完成高质量的智慧课堂设计和实施。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交流合作,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平台,促进智慧课堂质量提升。

    第三,教育平台加快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客观要求,网络媒体等各种教育平台都掌握着丰富的教学设计、课件、视频、试题等资料,需要加快对数据的分类、整理、储存,优质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共享。

    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开放、互动、精准的高效课堂为根基,积极推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孙敏.智慧课堂在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241.

    [2] 林利尧.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8).

    [3] 李兆元.我国微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

    2016(8).

    [4] 王乔峰.“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