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理想的课堂悄悄生成 |
范文 | 李玮?傅秋月?常芳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体悟。2018年年初,学校参加了朝阳区“理想教育文化”课题研究,理想教育文化课题的研究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旨在通过“扰启”“质疑”为学生制造思维冲突,通过“实践”达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内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使教师、学生不断具有理想的学习状态,让理想的课堂悄悄生成。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特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四边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通过“猜一猜”的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借此引出课题。接着,教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平行四边形并感知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然后从这些事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展开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共同特征。教师拿出一根细细的铁丝,对学生说:“请大家利用手中的细铁丝,自己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只见四年级的小学生,用自己细嫩的双手摆弄着手中的学具。作为听课教师,笔者见此情景不由得捏一把汗:用这么细小的铁丝围平行四边形,成人尚且觉得困难,更何况是小孩子呢,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划破手指,或者划到其他同学的脸或者其他部位。看到这样的教学环节,笔者不由自主地想:这样的教学设计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能否达到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个特性的目标?不出所料,学生们围成的平行四边形极不规范,有的角几乎呈现圆形。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希望学生们感知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但是学生缺乏亲身感受的实践,动手操作也得不到启发。教师只好点明: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性。接着教师追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回答不上来。 思维的火花在于指间,动手操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工具使用不得当,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评课环节,专家肯定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同时也指出教具的使用不当,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了让课堂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体现课堂文化变革“尊重、民主、责任、科学”的意识,教师决定重新使用安全有效的学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且重新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流程。 第二次,教师准备了长短不同的两端带有小磁石的硬塑料直条。教学环节一步一步地推进,又到了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这一环节,教师分给学生每人三根长磁条和两根短磁条,并沉着冷静地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自己选择磁条,亲自动手围一个平行四边形,看看你可以怎样做。”这次,学生很快地选出了磁条,围成了平行四边形。教师把学生做的朝左的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又把朝右的平行四边形也贴在黑板上,并且提问:“在这两个图形之间可以放什么图形?”学生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长方形。”教师问:“为什么是长方形呢?”一组学生跑上讲台,“在这一个朝左一个朝右的平行四边形中间就隐藏着一个长方形呢。”“我还发现,左边的平行四边形可以越来越扁,右边的也可以越来越扁,他们的中间就是长方形。”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发言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合适的学具帮助学生自行想象出图形由靜态到动态的过程。这种“半动态化”的直观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不论平行四边形怎么千变万化,周长始终不变的特征。学生们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感受着,理想的课堂就这样悄悄生成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1.理想的课堂,源于合适工具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由感知到表象,最后形成概念。操作学具进行学习恰恰符合这一规律,能让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设计了观察、猜想、动手、验证、推理等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由于第一次使用的是不合适的学具,学生们并没有通过操作学具、观察想象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第二次教师调整学具,选择了合适的学习工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们在质疑中开启思维,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数学的热情。 2.理想的课堂,源于“师生+时空”的课堂呈现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朝阳区教工委王世元书记在理想教育文化督导中提出,“师生+时空”的课堂呈现是合作对话式学习的显性的样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本节课中,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开启思维,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例如,在“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环节,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用自己的方式探究,仔细观察,自由表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教师直接教给他们;教师给予学生课上评价和反思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成功的体验。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动手、表达分析、推理概括等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理想的课堂焕发出新鲜的活力。 理想教育文化课题的研究,引领我们将尊重意识贯穿始终,将民主意识持之以恒,将责任意识深入骨髓,将科学意识落实到课堂组织设计。理想教育文化追求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生命个体素养的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的进步,通过个体(每个学生、每位教师)的发展追求整体(最佳公民群体)的养成,这与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度契合。“诊断式督导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实践研究”使“理想教育文化”落到了实处。只有着眼现在的学生,才能实现理想教育文化,理想的课堂才能悄悄生成。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实验学校国美分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