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范文

    梁新梅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在学习中它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心里。这就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材,让“活”的教材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学工作者为物理学发展的明天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创建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勤思善问习惯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里和环境氛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目的、学习难点和需求,设计多种多样适合不同水平并为学生所欢迎的问题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的空间,将表演的舞台让给学生,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地改变其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勤思考、敢提问、善问题,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渴望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让演示实验走进课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演示实验是一种辅助教学形式,必须和课堂教学环节紧密联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简短精彩的表演,就能为讲授开路,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知识或应用知识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演示仪器要有足够的大小,合理安排仪器的位置,并避免挡住学生视线,演示过程中的变化要显著,要使教室内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必要时可通过投影、机械放大,光杠杆、放大电路等方式来提高观察效果。

    2演示必须符合教学原则,少而精,选取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明力的实验来演示,要求简易方便,操作简单,突出主要现象,排除次要因素干扰,对一些不必要的过程应尽量简化和事先做好,特别是一些建立、巩固物理概念的演示,没有必要为追求过分精密而使仪器结构复杂化,用简单的方法做演示,不仅有利于突出物理原理,而且易于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破除实验的神秘感。较复杂的实验,可根据教学目的分成几个阶段演示。演示实验应以“趣”、“疑”、“难”为诱因,趣中设疑,疑中设难,造成一个向未知境界不断探索的学习环境。

    3实验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配合理论讲解,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因而要求演示实验一次成功,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演示的目的,设计好演示程序。同时要注意实验误差的存在,并向学生详细说明造成误差的原因。在演示实验中要让错误观点充分暴露,正确思维方法的形成,常常是在不断纠正错误中实现的。

    4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水平。课堂实物演示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应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动手操作。并可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

    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电影、电视录像以及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以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实现教学手段和效果的优化,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的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的眼前。这不仅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通道,还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们置身于“情”、“景”之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

    5课堂演示实验一般可分几步进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建立初步表象——再实验——又提出问题进行探讨——找出规律——应用规律来说明问题,并用实验来验证。这一过程体现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课堂演示实验切忌难易不分,草草了事。有的教师做实验,常常以能显示实验现象为满足,急急表演,匆匆收场,这样的实验忽视了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可能达到实验目的,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总之,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物理,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的世界,从而在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的前提下,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