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研员 |
范文 | 常秋梅 一、 心中有数抓策划 要想把教研工作做好,首先要做到“一肚子加减乘除——心中有数”。教研员应该在年初紧紧围绕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制订好个人教研工作计划,再联系实际情况,统筹兼顾全盘,突出重点项目。其次,要有明确的行动策划,要在策划落实的过程中创新意、出新招、开新路,以达到创造性完成教研任务的目的。具体的教研行动切忌纸上谈兵,必须结合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学校硬件配备情况、科任教师素养基础、教师年龄分布特点等客观条件,综合考量,斟酌选择。比如,我区整合全区优秀小语教师资源,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开展联片研修活动,就是一条极为有效的教研途径。大家可在校与校的联片中,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学科质量检测;可在组与组的联片中,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校本研修。 “学校人”与“学科人”双重身份的实践思索,使年轻教师眼界更开阔,历练更多元,成长更迅速。 二、 夯實职能看行动 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指导、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评价,是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教学服务、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育部门的行政决策服务,是教研工作的主要目标。只有夯实“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才能最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强化研究性。教研员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并熟知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动态。这些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经常阅读才能获得。大家在读国内外一些著名教育专家撰写的专著及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还要订阅本学科的专业报刊杂志,从中掌握最新的教研动态,用学习促进自我完善,获取专业发展“内源性”学习力。读书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讲究方法,将精读引领和泛读自悟相结合;要做好笔记,将感受反思和记佳句美文相结合。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就不愁肚子里倒不出墨水,就不愁缺少前沿信息,更不愁头脑里没有理论。 2.突出指导性。突出指导性必须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要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日常的教研工作中,教研员应该时刻放眼关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科课改发展形势及动态,再立足本地区教学实际,有的放矢地指导好区域内的教学改革。二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教研员是行走在理论与实践断层之间的探索者”,教研员就应该时刻传承、牢记探索者的特质,指导一线教师把抽象的理念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指导他们用理论武装头脑,用实践检验理论、践行理论,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相得益彰。在指导的方法策略上,教研员应根据不同教师的水平差异、不同教学问题的疑难程度,不同的校情、生情给予不同的指导,做到专业引领考虑差异性,业务指导实现精准性。除此之外,示范也是教研员对教师专业引领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示范” “评课示范” “讲座示范”“成果示范” “命题示范”等活动,拓宽指导渠道,展示专业素养,提升个人魅力。 3.提升服务性。教研员要想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提升教研服务水准,必须要做到重心下沉,阵地前移。即走到学校中,深入教师中,倾听基层心声,解决课堂疑问,成为老师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问得响的好同事。切忌把教学研究工作搞成高高在上的楼阁研究,要准确定位,教研员既不是高高在上的检察官、仲裁员,也不是指手画脚的准官员、宣读员。教研员与教师是合作关系,是伙伴关系,我们可以在研讨中向年长的教师学经验,向年轻的教师学干劲儿,先做“师之生”,再做“师之友”,最后成长为“师之师”。同时,要养成敏于言而慎于行的良好服务意识,遇到决策,不能仅凭一腔热情,遇到问题,不能浅尝辄止。一句话,教研员指导工作需关注全局且脚踏实地。 三、适时反思成专家 诚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写一辈子教案成不了名师,但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条经验同样适用于教研员。反思的智慧,是优秀教研员的不竭养分。反思形式可不拘一格,或记录指导效果,或内部讨论利弊,或倾听教师反馈,或独坐整理得失……只有反思不断,才能变化不断,久而久之,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从“教研菜鸟”成长为一名“教研专家”,讲评言之有物,指导老练独到,效果好评如潮。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教研室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