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兴趣为依据 构建小学美术魅力课堂
范文

    沈凯华

    兴趣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情绪的调节剂,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如果没有一定的兴趣为支撑,那么课堂教育的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基于这一背景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应将“学海无涯乐作舟”作为教育的理想追求,凸显乐学的价值。同时,小学美术教师也应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结合美术的教育内容,以及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结构等,优化美术学科教育的方式,从而让学生产生极高的学习兴趣,主动地投入美术学科的学习中。

    一、适当引入游戏,吸引学生参与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无论什么时候,他们总会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表现出振奋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所以,要想使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走出低效、无趣的状态,美术教师应意识到游戏活动的价值,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创建出游戏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富有活力的方式中学习,真正落实寓教于乐的理念。但是,对于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也应进行“量”与“度”的控制,让游戏的价值得到恰到好处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时,教师就可结合“节日”相关元素,为学生创建多个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学习本节课的动力。首先,教师可先为学生创建“看看谁认出的节日多”的游戏活动,以投屏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一系列表现各种节日特色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辨认节日。然后,对于答得最快又最准确的学生,教师奖励他们一只画笔,并赋予他们参与下一阶段游戏的资格。最后,得到画笔的学生可以接着参与“画一画”的游戏活动,要求结合自身最喜爱的节日进行绘画。当学生绘画完成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画作进行点评,表现节日特征最明显,画面布局最精巧的学生获得游戏的最终胜利。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课程的趣味性,从而在较为高涨的情绪中,主动参与节日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创建生动情境,活跃教学氛围

    打造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进行情境的创建,能够激发课堂的活力,充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积极地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巧妙地创建美术课堂教学的情境,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得到视觉的刺激,从而体验和感悟美术学科的应用价值,以便在丰富自身的感官体验中,深化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画的动漫形象》一课时,教师就可使用相关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经典动画《狮子王》中的动漫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于情境中,深刻体会这一动漫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外形特征等。所以,在课堂伊始,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影片,让学生结合视听资料迅速地进入卡通的天地,在导入环节点燃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再次为学生播放这一影片并提出“狮子王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影片,并在影片中对狮子王的外形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接着,在学生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后,教师再借助直观的影片为学生讲解如何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狮子王的外形特征,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画动漫形象的方法。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设想,设计出带有个人色彩的动漫形象。

    案例中,教师使用现代媒体打造直观化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视听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情感,让学生更加沉浸于课堂中,从而主动地基于直观情境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学习。

    三、重视合作活动,强化学生价值

    《美术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创建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逐步完成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完全契合这一理念,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展现个人价值的同时,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提高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促进美术作品的有效创建。因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开展美术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也应主动利用合作活动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雕与刻的乐趣》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材料,尝试雕刻一件作品。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知识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单纯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主开展雕刻活动,学生会因为学习氛围较沉闷,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先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观察,分析不同学生的雕刻能力,然后基于学生的实际雕刻能力、性格特点及思维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有的学生有较强的雕刻能力,有的学生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的学生有较强的思维发散能力等。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雕刻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商讨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进行雕刻以及雕刻什么样式等,让学生在自由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雕刻艺术的兴趣。

    案例中,学生在小组合作时不同的意见能进行整合,不同的能力也能进行互补,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对话和交流,也能强化自身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从而打造了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学生鉴赏,激活学生兴趣

    美术鉴赏是美术学科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众所周知,美术学科的教学重点除了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基础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未知的问题下,产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动力和兴趣,以便在逐步解答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完成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实现鉴赏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扇面画》一课时,教师先基于扇子的外观,对学生讲解扇子的类型。然后,教师向学生讲解《题扇桥》的故事,引导學生认识到扇面画的重要意义。最后,教师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张大千的扇面画作品,并对学生提出“张大千的扇面画主要集中在哪种类型的扇子上”“在扇面画中主要是画景还是画人”“对于张大千所绘制的扇面画来说,景色的表现呈现出什么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逐步解读张大千的扇面画作品。同时,教师也可让学生挑选其中的一幅作品,从绘制技巧、扇面的构图与布局等方面进行细致的鉴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学生不仅通过问题的方式点燃了进行扇面画鉴赏的积极性,而且通过自主赏析的活动,促进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从而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案例中,美术教师以问题作为桥梁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定,能够在打造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耗费心神地进行美术作品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基于兴趣出发,主动进行美术知识的探究和认知,始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保持活力,不断地强化参与美术课堂的动力,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对美术知识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扇面雕刻美术有趣的羽扇凭据是否伪造李苦禅卖画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筹经费雕刻树叶创意美术 多彩童年雕刻时光扇面花鸟面面观“凤起”扇中,“未淋”而沐雕刻时光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