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
范文 | 田秋燕 【摘要】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忠言”呢?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读懂学生的心;尊严;倾听心声;赏识眼光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苦口的良药”和“逆耳的忠言”。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体会尤为深刻。 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我就立志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因此,每一项工作我都认真对待,尽职尽责。很多时候,發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我都会本着“教者父母心”的心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有些比较恶劣、屡教不改的,则会批评教育。慢慢地,我发现,学生对我这些善意的提醒、批评教育,不但不感激,反而觉得我在针对他们。这样一来,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知道了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我感到失望、困惑:为什么一心奉献、不求回报的老师,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为什么我对他们善意的提醒、关心,他们却不接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在后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细心地观察,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感受,慢慢地,我也总结了一些对学生进行教育、谈话的方法,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忠言”。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读懂他们的心 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他们最渴望的是获得别人的理解、支持。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学生乐于接受教育,首先就要读懂学生的心,取得他们的信任。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当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吃尽苦头。在陈蔡一带,曾经好几天都吃不上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讨到米来做饭,而在休息的孔子突然发现颜回从锅里抓了一个饭团塞进嘴里。当时孔子很是伤心,因为所有学生中,他最器重的就是颜回,想不到颜回也经不住饥饿的考验。此时,孔子虽伤心,但他也没有立即作出判断,而是在思考颜回这样做是不是另有隐情、另有原因。于是,他细心观察。过了一会儿,颜回把饭端了上来,孔子却不急于吃饭,他说要先祭祀一下祖先。颜回一听,马上说:“老师,不干净的饭是不能祭祀祷告的,刚才房顶的灰掉到了锅里……”孔子听后,感慨万千。 还有一个对话很经典: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问:“这是为什么啊?”钥匙回答:“因为我懂锁的心。” 教育不亦如此吗?有效的教育始于读懂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耐读的书,教师只有读懂了学生这本书,教育才会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保护学生的尊严,不当面批评 美国杰出思想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尊严。”当面批评学生,伤害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这个时候学生不但不能反思错误,反而会对教师心生敌意。这样一来,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击会加深师生之间的矛盾。而私下与学生谈话,婉转地进行教育,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学生感激教师,也会积极改正错误。 今年我担任九(8)班的班主任。这个班里,有几个女学生特别喜欢画漫画,小迅就是其中一个。她的成绩不太好,有点自卑的心理。但画画却是受到大家的肯定、赞扬。她不仅课余时间画,有时上课,也会忍不住画,严重影响了听课。眼看着中考越来越近,我也替她着急。如果当着同学的面批评她,以她的性格,肯定会更加自卑,对文化科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为此,我多次找她谈话,跟她聊漫画,聊高中的美术特长生,聊大学的美术专业,在不经意中,给她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同时,我也跟她家长联系,告诉家长,说她正一点一滴地在进步,让家长也适当给她表扬、鼓励。要知道,学生从别人口中听到老师对她的赞扬,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慢慢地,小迅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学习上变得自觉了,上课认真听课,每一次作业都按时完成。尤其是语文科,由开学考的五十几分,到期末考取得了八十多分的成绩,她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上学期散学礼那天,我正在讲台上准备发成绩登记册和奖状,无意中瞥见小迅又在画画了。这一次,我还是抱着当初的心态,不在班上当面批评她,保护她的自尊心。出乎我意料的是,散学礼结束后,我刚想叫她留下,她却已经快步走上讲台,递给我一张画,说:“老师,送给您的!”我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仔细看看那幅画,不就是刚才课堂上画的吗?上面还写着一行娟秀的字:祝老师新年快乐! 这幅画,我会一直珍藏,因为,它承载着一位学生纯真的心。同时也提醒着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要保护学生的尊严,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有了信任,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工作。 三、倾听学生的心声,不盲目指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就更容易犯过错了。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要一味盲目地指责、批评。如果我们能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清楚原委再作评价,这样就更能走近学生的心,获得学生的信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获得学生的信任以后再对他们进行引导,学生就更易于接受了。 几年前,我接手了八年级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的学生活泼好动,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过度活跃了,以致上课总有十来个学生不能好好地听课。每次上课,课堂气氛都是异常活跃。在这活跃的班级当中,有一个女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安静、沉默,似乎与这个活跃的班级格格不入。 每次学完古诗词,我都会布置学生们回家自己背诵、在练习本上默写,并让家长检查签名。对于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来说,只能用这些方法多加约束了。 一天早上,科代表捧着刚收上来的作业本,走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还有几个人没交作业……”我看了一下名单,名单里也有她的名字。“又是一个懒于学习的学生。”我心想。我正想让科代表叫她过来教育一下,却见她拿着语文书,匆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来到我身边,说:“老师,昨晚的默写作业我没做。”我愣了一下,问她:“为什么不做呢?”“没人给我签名,我干脆不做了。”说这话时,她语气非常冷漠。我追问:“你爸妈呢?”“没在家。”还是这么冷冰冰的回答。我心中的怒气不由自主地冲了上来:就签个名字这么简单的事情,爸妈不在家,爷爷奶奶也可以签的啊。我压抑住情绪,说:“你爸妈不在家,那其他家人呢?其他人也可以签。”她还是那句话:“没有人在家!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那一刻,我疑惑、惊讶。怎么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 上课铃声又响了,我只好对她说:“上课了,那你先回教室上课吧。”她又匆匆忙忙地跑出去了…… 我回过神来,才想起,应该找班主任了解清楚情况。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说的是真的。她家里确实没有人给她签名。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她跟着爸爸生活,但爸爸在广州工作,只有周末才回来;也没有老人家来照顾她。每天放学后,她还得自己去买菜、做饭,自己照顾自己,忙完家务,然后才开始做作业、复习。 听了这些,我真的有点不太相信。这个年代,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家人的心肝宝贝,被捧在手心;而她,却是如此特殊。一个十来岁的女孩,竟然要自己照顾自己。看来,我真的错怪她了。这也让我意识到,对于学生的某些“错误”,我们真的不能过早下结论,应该要了解清楚原委。 第二天,我便找了她,以朋友的身份跟她聊生活、学习的事情,我让她以后每次学完古诗词,都到办公室来背给我听。也许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她,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从那以后,经常都会看到一个清秀的女孩拿着语文书来办公室背书、问问题,甚至是找我倾诉内心的不愉快…… 慢慢地,她变得开朗多了,整个人阳光起来了,学习成绩自然也是进步不少。 四、以人为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赏识学生、相信学生,这是教育的前提。不管学生过去是怎样,不管过去别人对他的评价如何,我接手的班级,对于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我都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即发现、寻找学生的优点,无穷放大,从而让学生获得自信。 今年带的九(8)班,有个男生叫小辉,人长得高大,看起来非常憨厚老实。他在校各方面表现都好,美中不足的是学习成绩,两次月考,都是徘徊在班级的中下游。一跟他说起成绩,他自己总是摇头。 一天下午,我接到他妈妈的电话,说让我转告小辉,妈妈要加班,让他放学后去幼儿园接弟弟。挂了电话,我心里很是感动。因为现在很少孩子能这样有爱心,会关心弟弟、会体谅父母。我何不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大做文章?说不定,这样能让他重拾自信。于是,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他;班级有些工作,请他帮忙完成;在家长会上,也特意肯定了他的进步。我还跟各位科任教师沟通,多在课堂上提问他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帮助他树立自信。在此基础上,我再跟他谈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也欣然接受了。期末考试时,他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的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中小学生都上起了网课。网课期间,很多自律性差的学生,不听课、不做作业,但我发现,小辉每一次上课都非常积极,作业按时按质完成,书写还特别的工整。跟他家长沟通,家长说,从没见过他这么认真地学习。于是,在网络家长会上,我特意展示了小辉的作业,大力表扬他。网课结束,回校第一次月考,他的成绩有了惊人的进步。 这,就是赏识的力量。以人为本,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给每一个学生以关注,重视每一个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也会获得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细碎繁琐,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接受老师的“逆耳忠言”,更是不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学生,保护他们的尊严,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努力发掘他们闪光点,就一定能获得学生的信任,继而顺理成章地对他们进行提醒、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期待着,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进成.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 [2]劉金玉.班主任工作艺术六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