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静脉输入多种微量元素致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讨 |
范文 | 王婧桦 【摘要】 目的:研讨静脉输入多种微量元素致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11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为5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为55例实验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的疼痛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穿刺时、输注20min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8%,高于参照组的87.27%,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为静脉补充微量元素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均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种微量元素;静脉输注;VAS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395.1 ? ? ? 【文献标识码】B ? ? 【文章編号】2095-6851(2020)06-222-02 微量元素是指含量低于人体质量万分之一并对人体发育及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元素,在人体元素总含量中的占比约为0.05%;微量元素能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有机物等相结合,所生成的维生素、生物酶、激素等,与人体的营养吸收、智力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密切相关[1]。对于缺乏微量元素者,临床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方式进行补充,但在穿刺、输注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痛感,为探寻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我科对11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及研究,探析优质护理方案的开展效果。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数据 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注微量元素的患者纳入研究小组,共计110例。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58例、52例;年龄分布在17--64岁,中位值为(42.8±8.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对比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结果呈现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利用500mL的5%葡萄糖与多种微量元素配置成注射液,选取手背静脉进行穿刺,以50--60滴/分钟的速度进行滴注。 1.2.2 实验组 本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血管及套管针的选择:为患者选择较为粗直的血管不可在关节处穿刺,要选择小号浅静脉套管针为患者进行注射,柔软套管可以减轻血管刺激,还可预防药液渗漏发生。 局部热敷:在穿刺之前要对穿刺点进行湿热敷,利用60--70°的热水装热水袋,外面套上布袋以提升舒适感,这对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预防药物外渗情况均有帮助。 翻转针头与控制输液速度:将针柄反时针转180°,让针尖斜面朝下,这样能够减小针尖对血管壁上方的刺激,减轻痛感。在输注过程中,要控制滴注速度,不应超过50滴/分钟。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补充微量元素的目的与重要性,让患者对静脉输注微量元素有个正确认知[2]。对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进行告知,以免患者过度担忧。对于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者,护理人员要耐心与其沟通,做好心理安慰与情绪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情配合输液。 环境干预:加强输液室的环境管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度范围,湿度以50%--60%为宜,并要保持室内整洁、光线适中,可在窗台上摆放绿色盆栽以优化环境。 1.3 观察指标 ①VAS评分:在穿刺时、输注20min时,采用数据模拟评分法来评估患者的疼痛度,最低分为0分表示无痛,最高分为10分表示剧烈疼痛[3]。 ②护理满意度: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由其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以“(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统计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分别予以t值、x2值验证,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患者的VAS评估值对比 实验组患者在穿刺时、输注20min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 2.2 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2。 3 讨论 疼痛是静脉补充微量元素患者的常见表现,严重疼痛会对其情绪、饮食、睡眠等产生一定影响[4],但如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静脉输入多种微量元素的致痛感。先要分析该类患者的痛感,主要是来自于穿刺疼痛、药物刺激、患者心理过度紧张等方面,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对以上几点加以重视。优质护理是现阶段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身心感受为主;我科在实施期间,主要是从血管及套管针的选择、局部热敷、翻转针头与控制输液速度、心理护理、环境干预方面着手,通过提升首次穿刺成功率来减轻穿刺痛感,通过控制输液速度来减轻输注时的药液刺激性;再加强环境干预,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顺利完成药液输注。与常规护理比较,优质护理模式更加全面,也更具针对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穿刺、输液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对比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证实了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综上,开展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减轻静脉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患者的痛感,并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殷文静,袁力,陈嵘.孕期营养指导在围生期孕妇微量元素摄入及并发症的影响[J].保健文汇,2019,(6):9-10. [2] 乔丽红.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静脉输入对血管存在严重损伤[J].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437-2437. [3] 张惠玲.自制恒温式热敷袋在缓解静脉滴注患者肢体不适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9):1644-1646. [4] 沈萍.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9):1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