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手绘地图提升学生空间感知素养的实践
范文

    邵乐凯

    

    

    

    摘 要:空间感知素养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地理模块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初中生学习地理内容的困惑根源在于区域定位模糊、空间感知能力弱,对区域认知、人地关系理解存在较大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地图的另类用法——手绘地图提升空间感知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手绘地图;地图教学;空间感知;学科素养

    一、研究的缘起

    (一)基于中考试题失分原因的分析

    纵观杭州历年中考试题中的地理部分,考查形式越来越侧重于地图、图表类题型,非选择题更是百分之百的图表类材料题,目的是考查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考试结果来看,凡涉及考查读图、用图能力的题目,普遍得分率较低。基于笔者对九年级毕业班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区位认知模糊(区域判读能力),二是解读信息能力欠缺(审题能力),三是图表信息转化为学科术语能力匮乏(文字概括能力),四是考查论证和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欠缺(空间思维能力)。两道试题都以地图为依托,考查学生通过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培养准确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

    (二)基于学生地图使用现状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探究空间感知能力薄弱的原因,笔者设计了一份《初中生地图使用情况调查表》。方式是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发送至学生群里,调查对象为我校在校初中学生(我校是一所农村公办初中,各班为平行分班,其中调查对象以七年级、九年级为主)。为了方便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七年级学生53份,九年级47份。(具体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且地图意识较强,但是读图习惯有所欠缺,如课堂内外差異较大,七年级、九年级学生“左图右书”习惯差异较大,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从识图能力来看,区域空间认知还有待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识记层面上,缺乏地理思维品质。从绘图情况分析,一部分学生对绘图教学心向往之,但又较为陌生,在教学中用得较少。从地理教学建议来看,大部分学生偏向于多媒体展示和边讲边绘简图于黑板教学,两种都有其优势,扬长避短方能为我们所用。

    (三)基于手绘地图教学的初步尝试

    近几年来,我在七年级教学中经常采用手绘地图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大洲与大洋》中七大洲的概况时,采用地图板书“一笔画世界”的方法。“一笔画世界”的简版世界地图还多次应用到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对于学习具体地区的区域定位效果明显,进而有利于对区域特色的准确把握。

    二、基于手绘地图提升学生空间感知素养的具体实践

    手绘地图在教学中指的是教师或者学生手工绘制服务于教学任务的地图,这种地图具有实用性、简约型、突出过程性,兼具艺术美感,是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地图能力而采用的重要方法。

    利用手绘地图全面提高空间感知素养是一件系统工作,它需要教师基于典型的案例,从读图、绘图、评图三阶段进行实践操练,具体策略如下:

    (一)学会读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是绘图能力培养的先决条件。初中生的地理绘图能力源于对地图的观察,起于对教材地图的模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看地图作业和课堂比眼力活动,以期让学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为绘制地图做好必要准备。

    如:我在处理第一节课《我的家在哪里》时,协商决定画一画我们今后三年共同的家——教室,开启地理、地图学习之旅。第一个执教的是A班,我用带来的卷尺量了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画一画所在教室的平面图。下一节课是B班,基于上一节课的反应我决定升级游戏,在布置好任务后,让学生思考为了让我们的成果更有“地理味”,更具专业性,你在画之前要做哪些准备。一些学生开始看教材上的平面图,一些学生盯着我的卷尺跃跃欲试,我鼓励学生精心策划、合作测量、借鉴教材、大胆创作,最后收到了很多优秀的“处女座”地图。从最后的反馈结果来看,B班比A班画的教室平面图更加专业。充分读图模仿、实践测量是出优秀成果的重要原因。最后总结地图构成的要素,其中最基本的有标题、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随着学习的深入,读图难度和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读图识图技能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读图效率,要做到目标明确,分步看图,笔者概括出三看。一看标题,看图先看标题好比战场上擒贼先擒王,明白主旨大意方能事半功倍。标题往往能揭示地图的种类及描述范围。二看地图三要素。三看关键信息,关键信息是那些影响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信息,它的有效读取可以让读图省时省力。

    (二)勤于绘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手中有图是绘图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光看不练, 功夫不硬”,地图能力培养还必须加强描图、填图、绘图技能的训练。在七年级及九年级地理复习课时教师可开展“每日一画”,人手准备一个绘图本,开展小组合作,设置激励性奖项,激发绘图兴趣。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参与了,我理解了。”因此,教师应让地理素养的培养真正做到“在做中学”。笔者通过教学经验总结了手绘地图能力培养的四种具体方式,以下通过案例形式分别就临摹、填图、简绘、转绘这些具体方法做一阐述。

    1.临摹——“照猫画虎”

    临摹是指由教师示范引领或者依据现有资料照样“照猫画虎”,它是地图绘制最基础的培养方法。通常可以从描图、勾勒基本轮廓开始,利用教材、图册中的地图资料,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地理事物。

    如在学习《辽阔的疆域》时,可以用薄纸紧贴在教材原图,像字帖练习一样描绘疆域轮廓,感受国界线、海岸线的曲折变化细节。临摹完成后要留时间让学生整体感知轮廓形状,并利用想象思维深化形象记忆,如中国与破晓的雄鸡神似。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区域位置还可以在疆域图中加上重要的经纬网,这些都有利于加强空间感知能力。各省份的学习同理。

    2.填图——“落地有声”

    临摹的目的是为了让地图更好地为我所用,地理轮廓勾画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内容的充实阶段。新课阶段的填图多采取参考式填充,如下述案例笔者采用找一找、画一画、填一填三步来先学后加工地图;复习阶段可以多采取无参考式默写填充,教师给出相关地理信息或把完整地图删除一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完善。

    如笔者执教七年级下册《复杂多样的地形》主体部分时,利用以往学生勾画的《中国疆域图》用填图法突破重难点,填充的过程也成了知识技能习得的过程。

    【找一找】“重要山脉好比中国大地的骨架,让我们一起在教材中找一找中国重要山脉!”(然而山脉多而杂,为了加深印象我鼓励学生按照走向查找山脉,并调用各种感官系统,描绘成线进行组块化学习,学习信息的优化使这一内容变得不是那么庞杂了。)

    “山脉除了可以按照走向分,还可以怎么划分,注意看看图5-13这幅中国地形图的颜色。”

    (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不难发现不同颜色代表着不一样的海拔,中国地形呈现典型的三级阶梯状,而两组山脉是其分界线。)

    【画一画】“那么请用你喜欢的颜色画一画‘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及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两组关键山脉,再完善其他重要山脉!”

    中国地势特点深入探讨(略)

    【填一填】“大地的骨架把中国大地区分为一个个地形区,现在我们来个中国地形区大比拼,给大家3分钟时间在刚画的简易中国山脉图中填一填中国重要的地形区。”(注:新课阶段可以让学生看图填填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最后形成的富有个性的《中国地形图》可以“一图多用”“一图多绘”,作为今后气候、河流、人口分布、区域地理的学习有效工具,它既能提高地图本身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地理现象,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处理地理现象的能力。

    3.简绘——“删繁就简”

    简绘即绘简图,是常规教学中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简单的线条或几何图把复杂的地理现象事物在平面上呈现出来。如上面提到的“一笔画世界”对感知大洲大洋的空間位置效果明显。再如,在学习中国地势特点时,为了深化关于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时,我们采取形象化的阶梯图示(如图1),这比教材图5-16“沿北纬32度的地形剖面图”更加直观、更利于理解和记忆。而这小小的简图也可以小材大用,探究地势对河流、水电站选址、气候、人口分布、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针对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两个选择题:(1)从下图中选择最符合中国的地势特征图;(2)指出A、B、C哪处最适合作为水电站的选址。地图的意义就从区域定位上升到了区域认知,人类因势利导利用自然顺势而为的新型人地观念也渗透其中。

    4.转绘——“脱胎换骨”

    转绘即将现实或模拟的地理实物、文字描述、复杂地理图像图表等转换为常见地理图像。转绘既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同时还体现了一定的创造性。下面列举两个教学案例说明。

    案例:在几年教学中,我发现初中学生因年龄较小,空间感知能力较弱,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不甚其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实物转绘为图像,充分体验等高线地形图的由来方能让其知其所以然。

    “同学们,爬过航坞山吗?”

    “当然啦!”

    “那你知道航坞山有多高吗?”

    学生摇头,“百度一下好了!”

    “大家果然都是信息时代的人才,我们的法子一样,老师百度了一下航坞山主峰海拔299米,那么我们爬299米就可以登顶了?”

    有学生反驳:“不是的,海拔和要爬的高度还是有差别的。”(探讨海拔、相对高度等问题)

    拿出山脉模型,“今天老师把航坞山请来了,我们都在体力上征服过航坞山,今天用聪明才智征服它,把航坞山踩在脚下踏成平面如何?”

    (引导学生拿出纸笔,把山脉平均高度横切投影到纸上,转绘出我们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见下图所示。)

    三、实践研究的成效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图能力

    我校在七年级下册开展了一次《锦绣江山秀》课外拓展活动,学生参与度较广,通过评比竞赛让学生寓学于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日常手绘地图教学开展中也夯实了学生地理学习基础,培养了空间思维能力,提升了地理学习效率。通过手、耳、目各种感官系统的调动,促进“学”和“做”的有效结合,配之以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为培养从事地理科研的后备人才做贡献。

    (二)有利于教师转变理念,促进专业成长

    教学相长,学生地图能力的提高也将促进历史与社会教师绘图意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有学者说过“地理教师除必要的学术功底外,应该有三大基本功:语言的基本功、地图的基本功和板图的基本功。”手绘地图教学的深入开展需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必会激发教师的新一轮地图板书学习,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素养、学科素养的提高,也促使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摒弃多媒体教学牵着鼻子走的被动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有利于丰富培养策略,深化课程改革

    手绘地图教学能够进一步丰富空间感知素养的培养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生活时空,厘清人地关系。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的推进,这种体验互动式的教学策略会加速课堂本真的回归,体现“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改理念。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6(9).

    [2]王晶, 张相华,夏海龙.地理教学中生绘图技能培养尝试[J].文史教育,2016(11).

    [3]曾强.七年级学生地图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