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
范文 | 王雪燕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数学教学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内容的教学和学生解题过程,而小学数学教学最终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活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也比较高,因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学科逻辑性和推理性比较强,学生学好数学不仅能让数学逻辑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有所提高,还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此,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重大,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1]。 一、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习的关键在于思考,只有在思考中敢于质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的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提出问题,对知识提出质疑,不断探究知识,并学会拓展和运用。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值得学生思考,并且要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扩展和升华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当好引领者的角色,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时,教师在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如小芳给小李送作业本,路程小芳家到小李家,小芳从家开始走,每分钟走一百米,一共走十四分钟,从小李家回来时每分钟走一百二十五米,问小芳所用的时间。教师将小芳和小李家的路程作为切入点,区别在于往返路程时间的不同。只要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点,就会很容易解决问题。教师对此可以提出问题:“小李和小芳两家之间的路程是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呢?能不能从题目中找出相应条件列方程呢?”以此引导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教师要让课堂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减少学生在问题上的盲目性,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注重创新教学,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时期是学生的基础阶段,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思维,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此阶段的小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思維活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将逻辑思维渗透于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被活跃和激发,有利于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例如,在教学“方程”时,教师可以引入鸡兔同笼的问题,如,“已知有18只鸡和兔子在笼子里,总共有62只脚,问一共有多少只鸡和兔子?”对此,一般数学算式是常见的问题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创新,如列表格,让学生区分鸡和兔,获得正确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是相对高级的方法,引导学生假设问题,“假设都是鸡”,将题目中隐含的关系找出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就能深入思考习题的解决方法,也是逻辑思维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三、注重教学的体验性,挖掘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质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体现着数学知识。逻辑思维往往不是一蹴即成,需要一定的推动力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兴趣出发,还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作为逻辑思维培养的资源,将教材内容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思维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教学“比大小”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到商店去买铅笔,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看谁买的铅笔多,拿到课堂上来比较,其中,一个学生买10支,另外一个学生买15支,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谁买的比较多?”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店作为学习环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不仅能够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的成长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观念下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启发性、教学的创新性以及生活性,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3]。 参考文献: [1]王艳青.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9(2):32-33. [2]任苍元.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A].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2019,29(10):627-630. [3]侯书林.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48):178-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