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手机媒体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角色扮演中合理归位的有效策略 |
范文 |
摘 要:在当下万物皆媒体的环境中,手机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健康成长带来了挑战——留守儿童家庭尤为严重。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利用好手机媒体,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孩子树立理想、信念,端正品行、提升修养以及终身发展奠基,成为当下极为迫切和严峻的课题。从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扮演的三种角色界定入手:手机是“父母的爱”、手机是“保镖”、手机是“帮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帮助留守儿童科学合理利用手机的几点策略,通过帮助留守儿童制定课后作息计划、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指导开展手机媒体益智游戏,组织师生、亲子、生生之间开展手机媒体学习互动、开展“群文阅读”等途径,优化手机在学习中使用实效,让手机真正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保镖”和“助手”。 关键词:家庭教育;留守儿童;手机媒体 在当下万物皆媒体的环境中,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尤其是普及的手机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健康成长带来了挑战——留守儿童家庭尤为严重。留守儿童根据家庭教育情况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单亲家庭,即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去世,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第二类为隔代寄养教育,即双亲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孩子;第三类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失父母亲的陪伴、关爱,从而导致成长中在思想、行为、学习、阅读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为了与家人沟通联系,手机也成了这些孩子的标配,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利用好手机媒体,通过积极引导,帮助留守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孩子树立理想、信念,端正品行、提升修养以及终身发展奠基,成为当下极为迫切和严峻的课题。那么手机在这些孩子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合理使用使其健康发展,下面就结合我校留守儿童的实例进行分析。 一、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扮演的几种角色 1.手机是“父母的爱” 父母亲长期不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们总觉得亏欠孩子,所以尽最大的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样手机成为首选,“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显示在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接近42.7%的12到16周岁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用手机上网,农村儿童上网时间高于城市儿童。”绝大部分家长总认为有了手机对孩子监管、交流更方便。在方便的同时殊不知,有了手机的孩子,就像进入了二次元世界,游离于家庭之外,游离于课堂之外,游离于同伴之外。 2.手机是“保镖” 父母亲长期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了手机在孩子身边,首先就保证了他的安全,他们可以随时找到孩子,甚至有些爺爷奶奶买了比较高大上的手机,直接可以定位孩子的行踪。人身安全是多了一份保障,但是健康成长却恰恰相反。 3.手机是“帮手” 通过前段时间的问卷调查,部分家长在回答“给孩子配备手机,是为了学习吗?”这个问题时,30.7%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首先是现在的有些作业题太难,家长没办法辅导,可以通过手机查找解决;其次在查阅相关课文的补充资料时,手机很方便;再次手机可以方便孩子阅读。那么手机到了孩子手里,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阅读结束的同时,谁能保证孩子第一时间将手机交还,没有刷刷小视频,没有玩快手、抖音? 手机在给孩子传递关爱、带来安全保障、充当学习帮手的同时,在自媒体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上网刷屏也成了这些孩子的主要行为,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辨别能力不足,网络信息复杂、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色情暴力,往往难以抵抗。例:首先,网络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诱惑,尤其游戏颇受留守儿童的青睐,现如今流行的王者、CS等手游让不少孩子为此着迷,更形成了精神依赖。所以一旦沉迷其中,每天除了玩游戏,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了。其次,网络上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诱骗,使无知的孩子们毫无招架之力。我记得我们五年级的a同学,在一次玩游戏时手机弹出点红包中大奖的页面。a同学出于好奇试着点开,果真有现金入账。紧接着又弹出红包,提示金额比前面的更大,需要提供保密的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第二次a同学顺理成章的操作,根据提示要什么提供什么,当操作结束时,忽然发现本来银行卡中原有的钱都不翼而飞了。当他们真正反应过来,上当受骗再报警时,已经迟了。最后,网络上新鲜的碎片信息,更是给了孩子时间短、溜溜号不要紧的理由。例如,孩子利用手机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往往会刷刷小视频,看看快手,玩玩抖音,网络的大数据都做得不错,给每个人都贴好了标签,当你看完这个视频觉得很有意思,然后下滑发现跟这个差不多,它会跟着你的兴趣走,你喜欢什么你的手机就呈现什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媒体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何才能使其真的物尽其用,给留守儿童最大化拓展学习空间呢?下面就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合理运用手机媒体的实际案例,谈谈几点有效策略。 二、角色准确定位的几点策略 1.找准手机媒体扮演的角色 就以我管理班级来说,首先,开学第一天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报到,这样在第一时间我对于班级孩子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对于留守儿童重点进行掌握。其次,从留守儿童家庭入手,通过开学报到、家长会、电话等形式,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孩子对于手机媒体的运用状况,了解手机在孩子的身边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然后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归类,分角色制定方案。 2.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后作息计划 有了前面的沟通、了解,那么在开学的第一课我就和留守儿童、家长一起制定课后作息计划(家长到课堂显然不现实,那么可以把我们的计划拿回家,让家长补充意见)。 附安排表。 3.固定每天和父母通话、视频聊天的时间 每天晚饭结束进行交流,给父母汇报自己一天的学习、身体、饮食等,感受亲情,使“爱的角色”变成真实的,能触摸、感知的爱。我们班的留守儿童们始终坚守这一时间,每晚和父母通话已经成为习惯。从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中,作为旁观者切实感受到了“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的和谐。 4.指导选择适合儿童的手机媒体游戏 如何让有益的益智游戏代替手游等不良游戏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首先,让学生用手机媒体——在微信小程序中选择“巧填成语”“知识挑战王”“疯狂的拼音”等游戏,前提是告知我时间,并截图游戏开始前的页面以及结束后的页面。游戏规则是每天只玩一次,看他们能挑战到哪个环节。其次,我会根据他们挑战的结果给予积分。积分规则:两关1分,三关2分……以此类推进行积分。最后,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平台,将他们的积分给予适时的积分奖励,且将积分纳入该生一学期的总积分。通过此游戏的设定,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兴趣大大提高,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润物无声地为语文知识的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5.手机媒体结合教学软件互动——答疑解惑,敞开心扉 当前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先进齐全,电信专用光纤环境下的班班通快捷通畅。尤其教室的班级优化大师软件不仅和教师的手机连接,更是和家长连接。有了这个条件的支撑,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互动是方便快捷,并能激发学生利用媒體汇报自己所学所得的兴趣。当然,这个互动中不仅仅只是交流学习,更多的是生活中的趣事,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的情绪等。 通过手机和教学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结合互动的尝试,我们班的留守儿童都盼望的是利用手机媒体和教师、家长的互动环节。在刚刚建立起这个计划不久,学生在互动中大多数汇报的是自己完成的作业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或者是家长代替学生问这些情况。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部分学生除了学习更多的是交流自己帮家里干了什么或者一些糗事。环境轻松了,话语也就多了,学生也愿意敞开心扉了。这种心与心的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呢?在尝试了一学期后,学生对这个互动环节已经不仅仅是交流的需求,更多的是展示自己的技能啦!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互动中安排的任务能够完成,那是何等的自豪啊!在一次举行的关于感恩父母的主题队会之后,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学生都讲述的是发生在自己和母亲之间的事,甚至有些学生利用手机媒体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成了美篇,记录了生活中的美好、遗憾。有些学生选择在课堂中通过阳光宝贝中的视频,隔屏向父母喊话,表达爱意。因此,只有经历“百般不是”到“甘之如饴”,教师、孩子、父母的相遇,不只是缘分和礼物,更是注定了共同成长的道路。 6.手机媒体环境中指导孩子开展“群文阅读” 在当下万物皆媒体的环境中,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那么“群文阅读”教学形态存在于这样一种媒体环境中,必然会出现新话题。家庭是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良好环境,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亲子阅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而留守儿童恰恰缺失了它,那如何弥补他们成长中的遗憾呢?首先,利用阳光宝贝这一平台,在阳关宝贝“发现”这一板块中的教育咨询栏目,导入关于一个主题的相关文章,然后全体师生,也包括家长,我们一起阅读。其次,通过微信群或者课堂进行畅所欲言(通过阳光宝贝的视频让家长参与进来)的交流,最终达成共识。这一设计已经突破了“睡前故事”的单调形式,拓展了“亲子阅读”的范围,弥补了家长缺失的遗憾。 总之,手机媒体的出现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需求到合理利用,使手机运用更加多元化,只有家庭、学校、社会都努力参与,积极引导,让留守儿童能从手机媒体中感受到关爱的同时,更要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绿色童年.农村儿童上网时间更多“手机带娃”成留守家庭新痛点[J].2018(8):6. [2]蒋军晶.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四年级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3]王娜姹.广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广州大学,2017. [4]梦佳晨.浅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J].小学课程,2017.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课题名称《新媒体阅读在薄弱小学留守儿童家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160。 作者简介:宋晓兰,女,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研究,市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2017年执教的《年月日》一课获甘肃省第二届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有数十篇论文发表,多次获省级论文评比一等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