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试管婴儿高龄初产妇纯母乳喂养个案管理体会
范文

    陈洪飞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对婴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我国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有下降的趋势,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低和断乳时间早。2013年,国家疾控中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的结果显示,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2011-2020)要求的0~6个月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本研究通过个案管理方法对产妇进行全程管理,协助多囊卵巢综合征试管婴儿产妇成功实现纯母乳喂养,现将个案汇报如下:

    1 病例报告

    孕妇36岁,硕士,“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龄初产,试管婴儿”在医院建卡后,医院产科护士与其结对,对其进行个案全程管理。

    孕期建立相互信任,进行有效母乳喂养宣教、顺产评估指导、体重管理;产时: 孕38+3周在导乐陪伴下顺产一男婴,产后2小时内完成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和晚断脐(三早一晚),母婴皮肤接触1.5小时。

    产休病区内个案管理护士每天床边评估指导0.5~2小时,提前告知产后3天母婴可能出现情况及应对方式,达成为婴儿提供纯母乳喂养共识。产后新生儿大小便量多,产后第二天晨体重下跌10.0%,评估婴儿吸吮情况:母亲主诉乳头疼痛,发现每次母乳喂养后乳头扁平成一直线,婴儿上下唇有吸吮水泡,下舌系带正常,上唇系带稍紧,手指检查发现婴儿吸吮方式不正确,不能做到有效吸吮。对策:指导母亲学习手指按压后立即母乳喂养;每次亲喂后手挤奶挤出乳汁补充喂养,继续观察婴儿体重及大小便情况,必要时进行上唇系带松解术。产后第三天晨婴儿体重回升,继续纯母乳喂养。产后第四天出院。

    产后个案管理护士每1~3天微信或电话随访母乳喂养相关情况,跟进干预。产后21天产妇主诉婴儿皮肤黄染,咨询是否停母乳。给予家庭访视,经皮测黄疸值正常范围内,指导黄疸相关知识并继续观察,坚持母乳喂养,产后30天婴儿黄染症状减轻。产后38天,因妈妈外出3小时未能及时排出乳汁,出现乳汁淤积、乳腺炎早期症状,指导冷敷、吸吮,正确手挤奶,避免过度挤压损伤乳腺管等对策,第二天缓解。产后42天产妇纯母乳喂养,无乳头疼痛等不适症状,结束个案管理。

    2 讨论

    2.1 孕期教育对产后实施纯母乳喂养至关重要 产科个案管理护士在孕期即介入管理,建立相互信任和沟通,可以让其孕期检查更方便,对产科护士而言,可以更多对宝妈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指导,熟悉孕妇基本状况,协同医生共同制定分娩方案。该宝妈及其家属通过孕期指导,树立顺产及纯母乳喂养信念。

    2.2 产房三早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有研究显示[1]:持续皮肤接触有利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早期持续地、不给于任何干扰的皮肤接触为新生儿提供了最佳的母乳喂养时机和有利的持续吸吮的机会[2]。本案例产妇分娩后即刻進行持续皮肤接触1.5小时,所有操作均在皮肤接触过程中完成,产妇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强烈。分娩后产妇感觉乳汁分泌足够并不设时间半躺式按需哺乳。胎粪排出于产后2.5小时,第一个24小时排便5次。可见新生儿与母亲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有利于提高母亲信心,实现纯母乳喂养,初乳有利于促进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

    2.3 纯母乳喂养必须确保安全性,监测体重、大小便色和量及其重要 该产妇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为试管婴儿,均为乳汁分泌不足的高危因素,新生儿如果摄入不足会导致新生儿低血糖从而引起脑损伤等不良后果,这也是产科实现纯母乳喂养的阻碍。即使对母亲乳房评估乳汁充足,也要观察新生儿是否有效吸吮,将乳汁摄入。因此,重视摄入评估,按每24小时为节点,评估新生儿体重、大小便的颜色和量,精神状况至关重要。该新生儿产后第二天评估摄入不足危险,予以手挤奶添加后体重回升。

    2.4 重视产妇感受,尊重选择

    个案管理护士必须具备相关心理学知识,掌握指导理念,母乳喂养的主体是母亲和婴儿,可以在孕期及辅导过程中指导知识点和方式,但要尊重母亲自己的决定。该产妇睡眠质量差,虽然知道夜间哺乳的重要性,但她选择夜间手挤奶由家人奶瓶喂养婴儿,以确保母乳喂养继续进行,护士给予正面鼓励并指导相关瓶喂、乳汁存储等知识,协助产妇,尊重选择。

    2.5 重视对产科专科护士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培养,建立团队及督导机制

    据报道:促进母乳喂养的最佳时机是在医院或者分娩机构[3]。专业的母乳喂养支持是增加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是关键[4-6],这对医院内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该个案的全程管理发现:

    卫生系统提供的专业支持中应加强母乳喂养支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落实分层次管理。郭娜菲[7]等在对医院内母乳喂养支持体系的研究中指出:母乳喂养专业人员的培养包括国际泌乳顾问(IBCLC),这是国际唯一认证承认的管理母乳喂养的专业人员[8],以及医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可在院内建立IBCLC指导下多学科协助团队,既可组织学习培训,同时也可进行案例督导,协同并进,切实服务于广大孕产妇。

    参考文献:

    [1] 黄蓉,万宏伟,杨巾夏.早期持续皮肤接触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启动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3):1787-1790,1791.

    [2] Puig G,Sguassero Y.母亲及其健康新生儿的早期皮肤接触:RHL评论[M].日内瓦:世界

    [3]DiGirolamo AM,Grummer-Strawn LM,Fein SB.Effect of mater-nity care practices on breastfeeding.Pediatrics,2008,122 :43-49.

    [4]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Physicians.Position paper:family physicians supporting breasfeeding[EB/OL].[2016-11-12].http://www.aafp.org/online/en/home/policy/polivies/b/ breastfeedingposotionpaper.html.

    [5] American College of Obe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Breastfeeding:maternal and infant aspects.Clinicalreview:a special report from ACOG [EB/OL].[2016-11-12]. http://www.acog.org/departments/underserved/clinicalReviewv12ils.pdf

    [6] Shealy KR,LI R,Benton-Dsvis S,etal.The CDC Guide to Breastfeeding interventions.atlanta:US department of health.atlanta: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5[EB/OL].[2016-11-12].http://www.cdc.gov/breastfeeding/pdf/breastfeeding interventions.pdf.

    [7] 郭娜菲,庄薇.医院内母乳喂养支持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7,31(34):4315-4318.

    [8] U.S.Department of Health Human Services.The surgeon general'scall to action to support breastfeeding

    [EB/OL].[2017-09-07].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2682/pdf/Bookshelf NBK52682.pdf.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