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陈统晓
摘 要: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为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而设置的教学栏目。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编排,较之以往版本教材有很大变化。主要从明确教材编排意图、注意年段学生能力衔接、发挥学习小组作用、运用项目化学习手段几个方面,研究综合性学习在统编版教材中的教学策略,上好综合性学习单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统编教材;思考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学习具有整体性、自主性与开放性等特点,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年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且均安排在下册。相比以往教材每学期一至两次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安排,统编教材安排的次数大幅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统编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忽略,而是在于求精,重在落实。 从表中可看出,统编教材虽然在次数上安排不多,但更有针对性。如三、四年级安排在阅读课文之后,而五、六年级则以独立单元的形式编排,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收到放的过程。而上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把握单元主线,明确学习任务 统编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双线组元,即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这样的编排,既凸显宽泛的人文主题,又围绕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切实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也与此紧密联系。如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安排在第三单元。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语文要素为“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可以看到,本组综合性学习,与单元主题紧密相连,与课文学习并行,对应语文要素训练。在学习时,可根据教材编排特点,与课文学习相整合,如课文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三个传统节日,可举办一个诗歌分享会,收集描写中华传统节日的诗歌,从诗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高年段的综合性学习,因为是以整体单元出现,可开展项目化学习,先明确单元主题与训练要素,然后根据活动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完成项目,最后进行成果汇报。 二、用好教材,注意学生能力衔接 我们发现,每一组的综合性学习,其实均指向一项重要的能力,即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而这一能力又是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这一能力在统编版教材中的编排是层级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如中年段是“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而到了高年段則提升到“收集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这体现的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勾连,明确年段目标,注意学生能力的衔接。 三、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结合任务要求,开展项目化学习 综合性学习,不是以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的,而是依托于小组进行。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以项目的形式,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安排的是“遨游汉字王国”。这次综合性学习,是以单元整体编排的,这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明确此次活动的任务。接着指导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分解,制订活动计划。然后,给予充足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研究。这个环节注意引导学生除了阅读课本资料,还应借助网络或图书馆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教师还要注意监控这个过程,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最后,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报告。课文中已有研究报告的样式,学生根据样式可以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但这样还不够,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后,还可以举办一个成果汇报会,各组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可融入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过程,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合作、表达能力,学生不仅关注到了学科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提高了用好汉字的责任感,这些都是单纯的学科教学所不能涵盖的,而这正是综合性学习的魅力所在。 综合性学习基于语文课程,注重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是语文“课程综合化教学”的重要体现。因此,在统编本教材全面使用之际,我们要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把握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主线,用好统编教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凌虹.统编本教材综合性学习关键能力衔接思考与建议[J].语文建设,2019(5). 编辑 李琴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